蜂巢能源“短刀+飞叠”电池竞速全球

描述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卷向全球。

一方面,国内锂电产能结构性、周期性过剩矛盾显现,今年以来,下游新能源汽车增速放缓,锂电池产业去库存,全产业链竞争不断升维,行业内卷加剧。

另一方面,无论是基于提升产能利用率的考量,还是出于全球化战略的竞争抉择,出海已经成为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重要的发展思路。

这也意味着,中国电池行业内卷已是必然,国内电池企业开始逐鹿全球。而市场国际化、产能国际化、资源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等将成为中国电池企业能否真正卷向全球的实力检验。

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集体奔赴海外的进程中,蜂巢能源开始展现出比过往更大的价值潜力。近期,有关于蜂巢能源的三则“爆炸性”消息不胫而走。

一是斩获宝马巨额海外订单。近日,有消息传出,蜂巢能源已斩获宝马欧洲区近90GWh的产能订单;国内近70GWh的订单,则由宁德时代或亿纬锂能提供。

接近蜂巢能源的人士回应此事称,“公司的确获得了欧洲某OEM厂商的大额订单,但是由于保密协议,无法透露和证实相关的信息”。宝马方面则表示暂无更多信息透露。

无独有偶,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在第二届媒体日上透露,蜂巢能源已从9月起为宝马MINI车型批量供货,主要提供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的高能量密度方壳电芯。

虽然两者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可以明确,蜂巢能源已经成功进入宝马电池供应链,技术、产品获得客户认可。再加上蜂巢能源近两年在欧洲积极扩张,拿下宝马海外订单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上述订单属实,按照0.6元/Wh的价格测算,蜂巢能源该笔订单价值将高达540亿元人民币。

二是获Stellantis新增总规模近5.48GWh的PACK电池包订单。此次合作蜂巢能源供给Stellantis集团的PACK电池包采用标准的VDA电芯,用于推动Stellantis集团电动化战略的落地实施。

Stellantis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双方接洽合作始于2018年。2021年7月,蜂巢能源与Stellantis集团签署总价值达160亿元人民币的全球合作项目。本次合作新增近5.48GWh产能订单,将进一步满足Stellantis集团对电动汽车电池的需求。

三是获得国际能源巨头投资入股。10月10日,蜂巢能源旗下子公司蜂巢(泰国)公司与国际能源巨头Banpu(万浦)的子公司Banpu NEXT签署战略合作协议,Banpu NEXT将入股蜂巢(泰国)公司,股份占比为40%。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车载动力电池、2-3轮车电池、储能、回收等多个领域的开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拓展东南亚新能源市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合作。

今年7月5日,蜂巢能源泰国模组PACK工厂开工建设,已规划HEV模组和PHEV/BEV模组+PACK两条产线,年产能6万套,预计2023年底完成建设。基地的快速投产也将为上述双方合作提供实质性的推动及保障。

三则消息,无论是从客户量级、订单额度、合作深度,还是从市场维度、应用场景等多重视角来看,蜂巢能源国际化竞争护城河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事实上,蜂巢能源通过客户、订单、产能、资本走向国际化,也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走向全球的一个缩影。

可以看到,以蜂巢能源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依靠产品技术路线、市场定位、客户绑定等各个维度上都探寻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并藉此强力崛起,全球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凸显。

“短刀+飞叠”电池

竞速全球

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性价比的产品优势,以及高效率、高品质、低成本的制造优势,“短刀+飞叠”电池技术已经成为蜂巢能源的产品“名片”。

分析认为,鉴于蜂巢能源“短刀+飞叠”电池的产品优势,并力推爆款“大单品”产品策略,以及宝马70GWh圆柱电池订单已下放至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未来供向宝马的电池产品大概率为“短刀+飞叠”电池产品。

换个角度看,“短刀+飞叠”电池产品已经得到国际一流主机厂的认可。

同时,根据蜂巢能源泰国基地开工信息显示,其规划建设的年产能6万套模组PACK,应用的电芯包含自研短刀电芯在内。

基于动力储能全域平台化打造,蜂巢能源目前已具备全系短刀动力、储能电芯及产品。随着蜂巢(泰国)公司与Banpu NEXT的合作推进,搭载短刀电芯的产品有望在东南亚动力及储能市场快速铺开。

这也意味着,以蜂巢能源为代表的“短刀+飞叠”电池技术路线,将参与到全球动力及储能市场的竞逐当中。

在此之前,蜂巢能源“短刀+飞叠”电池产品在国内已经获得强有力的市场认证。

依托“短刀+飞叠”电池在PHEV领域装机快速增长,1-9月,蜂巢能源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榜单中继续稳固第八位。

杨红新在媒体日上公开表示,现在国内布局PHEV和增程电池产业链和产能的很少,仅蜂巢能源与宁德时代两家布局的产品最全、产能最大。蜂巢能源产品实现了PHEV从50公里(纯电续航)到250公里车型的全覆盖,其中,150公里及以下应用磷酸铁锂,150公里以上为三元和无钴。

目前,蜂巢能源的PHEV电池,已配套银河L7、理想L7两大爆款车型,同时其配套的银河L6、枭龙Max、领克08等车型也表现出爆款苗头,由此将助推蜂巢能源的装机量的继续上涨。

杨红新预计,PHEV电池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将呈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至少到明年上半年都将供应非常紧张。

短刀电池市场反响热烈,蜂巢能源自研的飞叠工艺自然功不可没。目前,蜂巢能源第三代超高速叠片技术—“飞叠”,效率已达到0.125秒/片,远超传统卷绕工艺。蜂巢能源的核心思路,是通过持续迭代叠片技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良品率,降低电池产线投入,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据悉,蜂巢能源“飞叠”产线已在盐城基地运行并且快速爬坡,接下来湖州二期、成都、上饶、金坛四期等新基地也将大规模导入这一技术。根据杨红新透露,随着海外基地建设平稳推进,“飞叠”产线也将根据节奏提上“出海”日程。

蜂巢能源加速

全球化“背后”

短短数年时间,蜂巢能源不仅实现了在动力赛道的迅猛成长,跻身国内TOP10,并且加速延拓至储能赛道。复盘其高速发展背后,也映射出其全球化进程提速猛进的底气所在。

第一,在技术创新及产品力上,蜂巢能源具备极强的创新实力,持续推出了具有原创性和行业前瞻性的产品和技术。

从2018年最早提出方形叠片技术,再到无钴电池、短刀电池以及飞叠技术等一系列创新技术的提出,蜂巢能源敏锐地捕捉到市场深层需求和行业短板,并且能够快速整合资源,推出针对性的细分产品,抓住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快速成长。

据悉,除了短刀产品市场快速上量之外,公司的无钴电池已经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开始大量出货。目前在国内主要供应某大型车企,今年出货无钴电芯预计可达160万只;海外已经与美国某储能系统上市公司达成供货协议,2024年初开始供货,仅这一家储能客户预计每年供应无钴电芯就达到80万只,后续无钴电池出货量也会快速提升。

第二,以爆款大单品策略形成规模化效应,蜂巢能源通过爆品思维,打造既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又可保持柔性生产的产品,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成本竞争力。

基于动力、储能全域平台化和铁锂电池全面短刀化,蜂巢能源提出了爆款大单品策略。“只要一个型号,最少有两个客户,最少有三条线,那就是大单品。”杨红新解释说,一个产品在1条生产线上生产,和一个产品在10条生产线上生产的制造成本、采购成本是很不一样的。

如其所言,动力电池企业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就要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复用,并以此带动自身的进一步规模化和利润水平,在客户结构、产能释放、技术创新、供应链部署等不断强化企业竞争力,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第三,从客户结构及市场份额来看,蜂巢能源正在以多元化、国际化、巨头化的客户结构,以及不断上涨的市场份额,来参与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竞争。

在动力领域,蜂巢能源已经积累了长城、理想、吉利、岚图、东风等国内头部的自主品牌主机厂及造车新势力,动力电池装机位居国内TOP8。欧洲大OEM客户及万浦集团的加持,将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其装机量及出货量。

在储能领域,目前已在广东、江苏、河北、甘肃、浙江、新疆等多地完成大规模储能项目交付并网。另据外部消息,蜂巢能源储能业务在欧洲连续获得多家企业定点,涵盖工商业储能、便携电源等多个领域,总量超20GWh。

第四,资本对于头部动力电池企业的成长发展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资金层面,同时还包括资本背后的资源赋能。

本次引入万浦集团的资金正是如此,万浦集团是国际知名的多元化能源科技巨头,核心业务包括“能源资源、能源发电、能源技术”三大板块,业务遍及东南亚,且延伸至中国、日本、北美和澳洲。子公司Banpu NEXT是亚太地区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蜂巢能源与之合作将为其带来下游应用市场的协同赋能。

在此之前,蜂巢能源已获得超200亿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招商、中银投资、小鹏汽车、深创投、小米集团、碧桂园创投、三一重工等多家企业。目前,蜂巢能源正在科创板IPO进程中。

毫无疑问,未来3-5年,中国动力电池将会成长出一批具备国际化竞争力企业,而蜂巢能源也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竞逐中展现价值潜力,全速前进。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