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结日清
日结日清的内容其实在很多品质管理和生产管理里都有强调,但就像许多人说精益改进和TOC的最大不同,精益改进是改进所有工序,全面铺开,但所有效果甚微,不是精益改进不好,而是要立竿见影的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完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变成主要矛盾。
TOC定义阻碍瓶颈工序的流动就是主要矛盾,阻碍瓶颈工序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瓶颈的工序来不了瓶颈要的产品。同时生产也要保证瓶颈后的工序和瓶颈工序生产的产品流到FQC,但很多工厂普遍的问题就是没有真正做到一定时间内解决不良和呆滞问题。
有的超出工序正常时间的2-3倍,有的则超出3-5天也无人问津,因为很多工厂强调UPH的时候只看重产出数量,但就像前面所说的它有部分是无效产出。
日结日清要求在体系内及规定的时间内处理不良问题,同时做好随机问题和批量问题的分类,在时效性的前提下逐层上报。
在产线日结日清与产线低结存的双重推动下,处理品质问题时效性高,尽管批次有掉队产品,无法满足批次转工,但在快速处理品质问题时可以让品质问题的批量化减少,反过来说就是品质问题碎片化,在结存4天的生产线,品质问题最多追溯时间是4天,但在结存8天的情况下,品质问题追溯就是8天,理论上讲就是品质问题数量翻倍,不管它是批次问题还是不同类型的品质问题。
在TOC低结存和计划统一性原则下,要求列队生产无形中加快了日结日清的驱动力。设想如果工厂不及时处理呆滞品或者掉队产品,就会拖累整个当天计划排单和排
单内的不同类型产品的清单率,也会直接影响产品交付,甚至可能给后工序断料,特别是瓶颈工序的断料。这对产线的影响是明显的,工厂都会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品质问题处理的多少都是正常的工作项,有部分人喜欢把今天问题留到明天处理,明天问题留到后天处理,为何不今日事今日毕及时处理?虽然最终处理的项目数量一样,但效果和时效性完全不一样,对产线的品质及产品批量问题的改善不是一个量级。
日结日清的最终效果就是把工厂的QC直接融入到生产物流体系,也借助前面的计划下放到生产各部,做到日结日清的目的就是把品质问题碎片化后的品质管控下放到生产,同时加快品质水平提高,加快工艺水平迭代。
日结日清要求生产各工序的主管、领班和所有员工都关注掉队和超时未处理的产品,包括不同型号,只有这样才能训练长流程离散行业员工关注自己工作的内容,其中品质和数量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上一章也提到在TOC低结存高流转和计划统一性原则下,TOC最大本事就是能实现长流程离散制造业做成相对的连续流程行业,它主要通过两个执行方式(以后也会说到MES):第一个就是列队生产的规则;第二个就是日结日清的规则。这两个规则达到just in time(JIT)的生产逻辑,生产性企业围绕上面两个规则实现物流的流动,带动品质快速解决和工艺能力快速迭代,从而达到在信息流的指导下,物流、品质流和工艺流的三流合一,达到螺旋上升,进而推动工厂发展。
-
PMC
+关注
关注
0文章
89浏览量
14904 -
toc
+关注
关注
0文章
33浏览量
8128 -
基石数据
+关注
关注
0文章
18浏览量
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