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网络技术的每一次创新都牵动着整个通信行业的脉搏。近日,中国移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携手华为等业界翘楚,在SPN(Slicing Packet Network,切片分组网络)分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移动在SPN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更为全球网络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最新消息,中国移动主导推动的SPN段路由RFC9545标准已在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正式发布。这是继在ITU-T(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部门)发布7项MTN标准后,中国移动在IETF标准组织的新突破,展现了其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深厚实力。
RFC9545标准的发布,对于SPN产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该标准在传统SR(Segment Routing)隧道技术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PSID(Path Segment Identifier,路径段标识符)端到端通道标识。这一创新不仅为SPN网络提供了更加高效、灵活的路径控制机制,还结合ITU-T G.8113.1 OAM检测和G.8131 APS保护技术,提出了SR-TP(Segment Routing Transport Profile,面向传送的段路由技术)隧道技术架构,并实现了规模应用。
SR-TP作为5G承载网的新型传输协议,其设计初衷是为了满足面向连接的点到点业务承载需求。它具备一系列显著的技术特点,使得SPN网络在性能、可靠性、扩展性等方面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首先,SR-TP采用了从分布式到集中算路的转变。通过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进行集中算路和分发标签,SR-TP不再需要其他隧道协议的支持,从而大幅降低了传统隧道技术分布式算路所带来的复杂性。这种转变不仅简化了网络配置和管理流程,还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SR-TP实现了路径仅在头节点维护的特性。与传统的MPLS-TP(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面向传送的多协议标签交换)相比,SR-TP仅在头节点对报文进行标签操作,即可任意控制业务路径。中间节点无需维护路径信息,从而减轻了设备控制层面的压力。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还降低了网络运维成本。
此外,SR-TP还基于源路由技术设计,支持业务路径的快速寻路。通过源节点即可控制数据包在网络中的转发路径,配合集中算路模块,可以灵活简便地实现路径控制与调整。这一特性使得SR-TP能够应对网络的多点故障,有效提升业务连接的可靠性。同时,SR-TP还支持传统网络和SDN(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软件定义网络),兼容现有设备,保障现有网络平滑演进到SDN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SR-TP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商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中国移动已经完成约40万端SPN的部署,实现全国市县城区全覆盖。这一庞大的网络规模不仅为中国移动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还承载了超过217万个5G基站。自2019年运行至今,SR-TP在网络传输效率、稳定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色。同时,SPN网络已规模化承接专线业务,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展望未来,中国移动将继续与华为等公司协同合作,推进SR-TP标准的发展和完善。随着5G/5G-A、算力网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网络传输服务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中国移动将以SR-TP技术为基础,为这些领域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网络传输服务,加速数智化进程。同时,中国移动也愿意与产业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SPN产业的发展,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