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动联科获20家机构调研,将发力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赛道

电子说

1.3w人已加入

描述

 

12月18日,国产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上市企业芯动联科,接受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兴证券等20家机构调研,并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阐述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领域的发展战略。   内容如下:   加速度计   1、公司概况介绍如下:   安徽芯动联科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于2023年6月3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88582。主营业务为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的研发、测试与销售,公司已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体系并批量生产及应用,在MEMS惯性传感器芯片设计、MEMS工艺方案开发、封装与测试等主要环节形成了技术闭环,建立了完整的业务流程和供应链体系。   公司MEMS传感器芯片已达到导航级精度,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厂商处于同一梯队,在高性能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均属于惯性系统的核心器件。其中,陀螺仪和加速度计作为基础的惯性器件,通过下游模组厂商、系统厂商等环节的组装加工后,向行业客户提供为行业用户实现导航定位、姿态感知、状态监测,平台稳定等多项应用功能。目前已应用于无人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商业航天、船舶、石油勘探、高速铁路、地质勘探、应急通信、灾情预警等诸多领域。   2、最近报道国家投入改造地下管网,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公司的产品需求是怎样的?   答:管网检测类的机器人通常装备有摄像头和多种检测设备,能够在地下管网中进行自主检测,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并降低安全风险。由于地下管网环境的特殊性(没有信号),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具备精确的定位能力,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准确报告位置信息。这涉及到复杂的导航和路径规划能力,机器人必须能够计算其在管道中的行进距离和位置,以实现精确定位,这需要精度较高的惯性传感器。尽管当前市场规模尚未完全显现,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维护需求的增加,这一领域的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扩大。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定位和导航方面的创新,将是未来推动这一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

  3、您能谈一下公司产品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的情况吗?   答:公司已有一家乘用车定点厂家,目前产品尚未量产,量产节奏要看客户的情况而定,在汽车领域的惯性传感器产品业务短期内形成的收入较小。   4、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产品与海外竞品相比有什么优势?   答:公司正在研发一款六轴车用芯片,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更高集成度的芯片优势可能会越来越明显。在产品竞争中公司追求:在价格一样的情况下,性能比竞品更好;在性能一样的情况下,价格比竞品更好。   5、公司未来继续聚焦在咱们比较优势的惯性产品,还是说去重点发展压力传感器产品?   答: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传感器技术的公司,定位是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MEMS传感器产品。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看,将继续选择技术专长相关的领域进行深耕。在MEMS陀螺仪领域,经过多年研发和市场开拓,公司产品业内领先,并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业绩。目前,尽管公司另一产品线——加速度计产品起步较晚,但公司对加速度计产品充满信心。今年公司推出了高性能的谐振式加速度计(FM加速度计),其领先程度与公司MEMS陀螺仪技术相当。FM加速度计的性能相较于传统加速度计产品提升了一个量级,标志着公司在加速度计领域的重大突破。此外,公司在单轴加速度计的基础上,成功研发了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的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集成度,也为客户带来了更多的便利。随着产品线的丰富和技术的持续领先,公司将努力推进加速度计业务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公司同样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目前已经推出了小量程的压力传感器,并已开始向客户供货。同时,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大量程压力传感器等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5、公司在能不能介绍一下明年的业绩和增长情况?   答:公司当前的市场渗透率仍然比较低,根据我们的分析,现有的潜在市场和未来的增量市场规模都比较大。去年公司的营业收入规模仅为3亿多,这表明公司在市场上的渗透率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过去几年中,公司的客户及下游模组厂商一直在使用我们的产品进行模组或应用的开发。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导入,我们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逐步实现放量增长。随着市场对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提高,公司有信心保持业务的稳步增长。此外,公司还将继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以确保公司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   6、国内也有很多其他公司在做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现在很少有公司能达到公司产品的水平,原因是什么?    答:我们只谈自己的情况,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产品属于技术复合型产品,其研发、生产、制造环节涉及到不同领域的多个方面,哪个方面有短板,都很难做出好产品。公司成立之初汇聚了各领域的顶尖专家,从筹备到2012年公司成立,再到2017-2018年产品量产,公司经历了很长的研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这些经历并非如今天回顾时那样轻松。正是这些艰难的研发历程,才积淀了公司今天的技术实力和产品优势。   审核编辑 黄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