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说
对于车企而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中国需要更多的像宁德时代。对于日韩动力电池,我们究竟应该以什么态度和方式来对待?
“建议让国外优质动力电池供应商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电动汽车性价比,强化中国电动汽车影响力,也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在电池上加强研发投入,促进行业发展。”这是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今年“两会”提案中的一个建议。在这份洋洋洒洒近万字的提案中,曾庆洪从电池、充电桩、停车、政策等四个方面剖析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中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而这其中,关于动力电池的论述和分析就占到近一半。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
除了呼吁让国外动力电池供应商参与市场竞争,曾庆洪还建议,应支持国内整车厂或电池企业与国外先进动力电池厂家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促进国内汽车行业以及电池行业对国外先进电池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不难猜测,做出这样的建议背后,应该是作为车企一把手的曾庆洪,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对于现存问题的真实感触和体会。
在这份提案中,曾庆洪对于国内动力电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毫不遮掩并直抵问题根本的“剖析”。
在电池领域政策层面,一是政策标准调整过于频繁,稳定性不强、前瞻规划性不够,不利于行业平稳发展。二是政策实施周期与车型开发周期不契合,不利于打磨精品车型。三是车型随政策快速迭代,不利于技术积累与转化。
在电池安全性层面同样问题重重,一是厂家竞相追逐性能,安全性成为次要关注;二是相关标准不够细化。相比能量密度、快充等指标,电池的安全性难以设置量化指标,且没有与补贴挂钩,企业缺乏主动安全设计的考虑;三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考核缺失。
在电池规格上,存在规格种类偏多,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的问题。导致一是增加电池生产企业在研发及生产制造设备上的成本。二是增加整车厂在车型设计研发及整车生产上的成本。三是不利于售后服务和回收利用。
基于此,曾庆洪认为,一是要优化政策规划和实施,增强政策可预见性。二是强化电池安全性管理要求,加强从整车角度、全生命周期角度的电池安全性考核。三是加大电池规格标准化的建设力度。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将动力蓄电池规格尺寸逐步减少到每种类型2款以内。同时,政府应鼓励整车企业逐步统一蓄电池设计规格,充分考虑动力电池的平台化设计理念与思想。
和国外动力电池对比来看,曾庆洪的结论是,国内电池企业在设计、生产工艺控制等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由此导致国企电池产品在一致性、自放电率等方面差强人意,使用体验不及国外先进产品。
“差距的存在要求我们积极向国际先进企业学习。但由于政策限制等原因,当前因为种种原因,海外电池产品在国内市场使用受限;虽然松下、三星、LG等海外电池企业已在华合资设厂,但却选择国内实力较弱、无锂电技术积累或者锂电领域发展意愿弱的企业无锂电技术的企业或单位作为合资伙伴,不利于发挥国内行业的技术吸收和进步。”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现状,曾庆洪才做出文章开头提出的适度放开产品竞争,支持国内外电池企业技术合作的呼吁。
事实上,曾庆洪的呼吁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了目前国内车企的心声,尽管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上已经建立了全行业的共识,但从供应链的角度而言,除了宁德时代等个别几家国内企业外,真正能够满足车企需求的产品屈指可数。僧多粥少的局面之下,2017年,国内市场出现车企哄抢高端电池产能的现象。
“中国需要更多的像宁德时代这样的企业。”从车企的角度来看,只有放开竞争,让国外动力电池企业参与进来,才能倒逼出更多的国产动力电池企业快速成长,而从产业发展的周期来看,国产动力电池产业也的确到了该走出襁褓,开始接受风雨历练的成长期了。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