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5月23日,IDC发布最新报告。由中国商飞公司研发组装的大型客机C919于2016年5月5日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这成为了中国航空业历史性的一刻。C919是国内第一台自行研发及制造的商用飞机,此次研发和制造过程中,运用了3D打印技术以及特殊金属材料来制造客机的零部件。C919由中国商飞公司设计及研发,飞机主体及各个部件分别由国内几家供应商制造,其中机头及机翼来自成都及西安;前后机身来自南昌并在上海浦东总装基地完成组装。
《中国制造2025》计划公布以来,多次提及到航空航天及3D打印技术。除此之外,特种材料研发也成为重点发展的项目。中国商飞公司及相关的组件供应商为达到减重及提高安全性等目的,在C919的结构设计及制造过程当中便多次使用了3D打印技术和特种金属(如钛合金)。C919装载了28件3D打印的钛金属舱门件,两件风扇进气入口构件。目前C919的部件国产化率为百分之六十,核心零部件来自于欧美国家:发动机来自美法合资的CFM,起落架来自德国的利渤海尔航空技术公司。下一步的目标是在2025年国产化率提高到百分之九十,并且使用中国制造的商用飞机发动机。中国航空业的持续发展将有助于3D打印机以及金属粉末材料市场的增长。
IDC 中国分析师莫敏仪指出:“未来将会有更多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3D打印机的案例。以通用电气公司(GE)为例,在2016年年底收购的Concept Laser和Arcam一直在全球为多家飞机零部件制造商提供3D打印设备。其中Arcam的服务对象包括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C919首飞成功,也意味着3D打印零件的应用在国内航空领域得到了认可。C919目前已经获得570架订单,加上国产化率的提升,未来国内对于3D打印零件的需求也会随之增加。”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C919在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例如无锡飞而康也使用了国外品牌的金属3D打印机。进口设备归功于其高稳定性及在相关领域的成功案例,在国内的高端制造领域里会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是也由于成本原因,制造企业如果同时购买多台3D打印机会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财政压力,也不利于资源有效分配。莫敏仪补充道:“把部分生产工序外发给供应商,可以减少公司在硬件设备的前期投资,并且能够让他们可以专注于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各个供应商也可以根据自身的强项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其商业模式也为设备厂商提供了一个市场入口。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全球3D打印机半年度跟踪报告,中国在2016年金属3D打印机的出货量是181台,预计到2019年,数量会增长4倍,超过700台。”
莫敏仪认为:“中国航空业应用3D打印技术的成功案例将会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模范,国产大型客机C919的品牌效应将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多企业有望在制造过程中使用3D打印技术。中国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总体规划中认为,3D打印对整体制造业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特别是高端制造业领域,例如高铁、汽车等,朝智能制造的方向发展。因此,未来中国制造业对于3D打印技术的要求及材料多样性也会大大增加。3D打印机厂商以及打印服务供应商可以通过更全面掌握行业细分市场的发展趋势,清晰地了解市场定位和切入点,来获得正在高速增长中的3D打印市场的更多回报。 ”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