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是怎么回事_漏电故障的主要危害有哪些_漏电怎么处理

电子常识

2648人已加入

描述

  什么是漏电

  所谓漏电,就是线路的某一个地方因某种原因(风吹、雨打、日晒、受潮、碰压、划破、摩擦、腐蚀等)使电线的绝缘下降,导致线与线、线与地有部分电流通过。

  

  漏电故障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1、人身触电

  当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而工作人员又接触此外壳时,就会导致人身触电事故。此时如地电流的一部分将要从人体流过,其数值大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工作人员的伤亡。工作人员触及刺破橡套电缆外护套而暴露在空气中的芯线时一种更加严重的人身触电,此时,入地电流绝大部分流经人体,因而对工作人员的危险性更大。

  2、引起沼泽气及煤尘爆炸

  我国大部分煤矿有沼气和煤尘爆炸的危险,当井下空气中沼气和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且有能量达到0.28mj的点火源时,就会发生沼气活煤尘爆炸。井下的点火源绝大部分是电火花,而漏电所产生的电火花则占有相当的比例,当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或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在接地点就会产生电火花,若此电火花具有足够的能量,就可能点燃沼气和煤尘。

  3、使电雷管无准备引爆

  漏电电流在其通过的路径上会产生电位差,漏电电流的数值越大,所产生的电位差就越大,如果电雷管两端引线不慎与漏电回路上具有一定差的两点相接,就可能发生电雷管无准备爆炸的事故。

  4、烧损电气设备,引起火灾

  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尤其是两相经过度电阻接地的漏电电流,在通过设备绝缘损坏处时将散发出大量的热,使绝缘进一步损坏,甚至使可燃性材料(如非阻燃性橡套电缆)着火燃烧。

  5、引起短路事故

  据统计,约有30%的单相接地故障发展为短路。从而造成更大的电气故障。对矿井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漏电故障发展为短路的原因是很简单的,长期存在的漏电电流及电火花使漏电处的绝缘进一步损坏,最后危及相间绝缘而造成短路。

  6、严重影响生产

  按规程要求,一旦电网发生漏电,就必须停电处理,因而严重影响生产,降低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漏电故障的处理少则数小时,多则达几个班次,有的工作面几乎每班都发生漏电停电事故。另一方面,停电使局扇停转,通风恶化,沼气积聚,反过来又威胁了矿井的安全。

  

  漏电是怎么回事_漏电怎么处理

  漏电是电器外壳和市电火线间由于某种原因连通后和地之间有一定的电位差产生的。检测漏电的最好方法就是用电笔接触带电体,如果氖泡亮一下立刻就熄灭,证明带电体带的就是静电;如果长亮定是漏电无疑。

  一、电器漏电是什么原因:

  1、短路性漏电

  指市电相线(包括与相线相連的电动机、变压器等)与家电外壳间的绝缘材料因严重老化、破损,造成直接連通。这种漏电非常危险,很可能危及触电者的生命。

  2、高阻性漏电

  家电外壳和市电相线之间都存在绝缘电阻。即使绝缘材料质量再好,也不是绝对绝缘的,只不过电阻值非常大而已,因此无论哪种家电产品,通常都有一个绝缘性能指标,以保证家电漏电不致伤害人及物品。比如电冰箱,规定绝缘电阻不得小于2MQ。在设计中已能保证绝缘电阻都很大,所以漏电电流极其微弱。正常情况下,人体是感觉不到的。但如果在潮湿环境或因使用日久时会使绝缘电阻下降,通过手摸外壳也许能感觉到这种漏电的存在。

  3、电容性漏电

  市电相线与家电外壳间都存在一定的电容,交流市电能通过这种电容所引起的漏电。电容有集总性质的,比如洗衣机中的电动机绕组与转子、定子等金属件形成的分布电容。由于引起这种漏电的电容量都不大,一般为数十至数百微法,对50Hz市电的容抗非常大。因漏电电流极小,对人安全没有什么影响。当然,如果是电容击穿或漏电严重,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这时也会转变成短路性漏电。

  

  电器漏电的解决办法

  1、电视机漏电

  此类家电外壳都用非金属制成,因此除高压漏电外,不存在外壳带电问题。但它们的拉杆天线、各种开关、旋钮、插孔等都与机内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相连或通过电容相连,因而就可能带电。一般情况只要不是短路性漏电,如消噪电容击穿或电源变压器初级与地绝缘破损,可不必专门处理。只要将电源插头反向,改变相线输入位置,或采用三芯插头座对消除高阻性漏电或电容性漏电都有较好的效果。

  2、电冰箱漏电

  电冰箱绝缘破损造成的短路漏电,以及电容性、电阻性漏电的检查和处理方法如前所述,不再重复。此外,电冰箱温控器是比较容易产生漏电的部件。由于温控器与电源有直接联系,并与照明灯固定在一起,箱内蒸发的水份往往凝集在不密封的带电体上,时间一久,就会在带电体与感温管和箱体外壳连通的金属之间形成一条漏电通路。处理的方法是先将感温管擦干,再套上一段绝缘管即可。

  3、电风扇漏电

  电风扇最容易引起漏电的部件是开关箱、调速器、指示灯及琴键开关等,这些元件一般都直接固定在金属开关箱或底座上。它们的接线端头容易与底座相碰而产生短路性漏电,应着重检查端头绝缘情况。

  4、空调漏电

  先看看你的空调是不是曾经接过管子和线、如果接过的话,那么你就要看看你的接线处是不是接触不良或者有裸漏的地方,或者没有包好等。如果确定连接线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就是外机的问题。你可以拆开外机看看里面有没有虚接的地方,主要是插头处或者看看压缩机的接线有没有粘连。如果拆开外机检查外机接线没有问题的话、那么你就需要用排查法,外机里面的主要部件也就是电容、压缩机、风扇电机了,可以逐一断开其中的一根接线,看看你的闸能不能合上、如果能合上那么就证明你的电机有问题、更换即可。

  

  二、手机漏电的原因是什么

  1、B+漏电:这种漏电是指一接上电源,不按开机键即有漏电。在维修时重点查找B+通路上的元件,一般多为电源IC、功放、B+滤波 电容 等元件漏电所引起。

  2、负载漏电:也即是电源输出通路上有元件漏电。这种情况接上电源时,不按开机键是不会漏电的,按开机键后才会漏电(即电流比较正常手机要大)。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首先是因为电源输出通路上的元件比较多,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较为复杂。其次有时漏电元件本身并不发热,而是电源IC发热,这种情况令一些朋友头痛。

  3、开机线漏电: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因此很容易引起一些朋友误判断。

  

  手机漏电的解决办法

  1、“稳压电源供负载法”

  针对负载漏电,但发热的却是电源IC。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有碰到过,明明是电源IC发热了,但换过数个电源IC(无论是新的还是从好机搬过来的),它还是照发热不误。这就是负载漏电所引起的了。使用“稳压电源供负载”法可以迅速地解决这个问题:将稳压电源正极接到手机电源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的输出端上,稳压电源负极接手机主板的地。然后稳压电源慢慢从OV调到该路供电的标准值(如3310的VBB标准值为2。8V),注意观察稳压电源的 电流表 ,即可发现该路是否漏电。若该路有漏电,可用“触摸法”(此发征对发热比较明显的大电流漏电,即用手或嘴唇去触碰手机元件)或“ 松香 烟法”(此法征对发热不明显的小电流漏电,后面将有祥细介绍),这两种方法可很快判断漏电元件。

  2、“松香烟法”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小电流漏电,发热极其不明显。小电流漏电情况下用手或嘴唇去触碰手机元件均很难感觉出来,尤其当漏电的是电容电感等小元件时,手或唇根本就很难接触到。这时“松香烟法”就可以发挥其妙用了:用936烙铁醮到松香里,这时烙铁上会冒出一股松香烟,将松香烟靠近手机主板,松香烟即附着在手机元件上,形成一层白色薄薄的“松香霜”。熏完后,给手机加电,加电时可以从0V开始慢慢上升,如果电流太小,可适当将电压加得高些,但要注意不要太高了,以防将其它元件烧坏。要加电过程中,注意观察手机主板上的元件,若哪个元件漏电了,该元件上的白色的松香霜就会熔化而“原形毕露”—它就是漏电真凶了!

  

  如何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1、各种电气设备。龙其是移动式电气设备。应建立经常与定期的检查制度。如发现故障或与有关的规定不符合时。应及时加以处理。

  2、使用各种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制度。不得将三脚插头擅自改为二脚插头。也不得直接将线头插入插座内用电。

  3、尽量不要带电工作。特别是在危险场所如工作地很狭窄。工作地周围有对电压在250V以上的导体等、。禁止带电工作。如果必须带电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站在橡胶毡上或穿绝缘橡胶靴。附近的其它导电体或接地处都应用橡胶布遮盖。并需要有专人监护等等。

  4、带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外接电源插头一般都用三脚插头。其中有一根为接地线。而现在居民住宅大多没有敷设保护接地线。因此无法接用接地线。如果采用埋在地下的自来水管等作接地体。则必须保证地上的自来水管道有良好的电气连接。中间必须接触良好。不能有塑料等不导电的接头。更不得利用煤气管道等易燃易爆的气体管道作为接地体或接地线使用。另外还须注意家用电器插头的相线零头应与插座中的相线零线相一致。插座规定的接法为:面对插座看。上面的接地线。左边的接中线。右边的接相线。

  

  5、静电可能引起危害。重则可引起爆炸与火灾。轻则可使人受到电击。引起严衙后果。消除静电首先应尽量限制静电电荷的产生或积聚。方法:

  ①良好的接地。以消除静电电荷的积累。

  ②提高设备周围的空气湿度至相对湿度70%以上。加静电荷逸散。

  ③用电离中和的措施。在形成电荷最强烈的地方安装放电针。使电荷得到中和。消除静电。

  ④采用能防止产生静电的生产过程。如减少摩擦。防止液体摇晃。防止灰尘飞扬等。

  ⑤在低导电性物质中掺入导电性能良好的物质。

  6、有条件时。还可采用性能可靠的漏电保护器。

  7、严禁利用大地作中性线。即严禁采用三线一地。二线一地或一线一地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