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 LED高毛利市场成新蓝海 2020年产值将达47亿

LED新闻

1人已加入

描述

  因应移动支付的需求崛起,三星最新旗舰智能手机Note7已将虹膜辨识功能列为标准配备,可望带动其他品牌展开导入相关规格应用的硬件军备竞赛。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脸部与虹膜辨识功能在移动设备应用将逐渐普及,预估2020年搭载红外光辨识感测器的移动设备将达4亿部,届时红外光LED于脸部与虹膜辨识应用的产值将达2.5亿美元,成为红外光LED最具潜力的应用之一。

  红外光LED(IR LED)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其应用在生活中也已随处可见。随着手机与穿戴式装置逐渐导入生物感测,甚至是生物辨识功能,再加上IR LED可结合物联网等应用,使得未来市场颇具成长潜力。

  其实,普通的IR LED外形和一般的可见光LED相似,就是发出红外线而已。其管压一般降约1.4v,工作电流一般小于20mA。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电压,回路中常常串有限流电阻。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射式,其二是反射式。直射式指发光管和接收管相对安放在发射与受控物的两端,中间相距一定距离;反射式指发光管与接收管并列一起,平时接收管始终无光照,只在发光管发出的红外光线遇到反射物时,接收管收到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才工作。

  LEDinside预估至2020年IR LED产值(不含传感器)的产值将达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11亿元),年复合成长率达24%,成为LED厂商的新蓝海。

可穿戴

  2016年,LED产业在主要背光与照明应用获利急遽萎缩下,LED厂商开始寻找,并发展其他较具利基的市场,逐渐将目光自传统背光、照明应用,移至过去不曾注重的UV LED、IR LED等不可见光应用。

  其中IR LED的技术相对成熟,获利相对稳定。而随着各式各样的新兴应用崛起,使得红外光LED应用重新成为LED厂商的关注焦点。

  传统的IR LED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周遭。无论是洗手时自动感应给水的水龙头、或使开启及调控电视或冷气机的遥控器,甚至是巷口拍摄犯罪证据的红外线摄影机,都是IRLED的应用范围。

  而随着现代物联网、生物辨识、穿戴式装置的兴起,各种传感器与影像辨识技术越显重要。IR LED的应用特性,成为重要的辅助光源。并且透过结合了感测装置与辨识技术之后,可以应用在虹膜辨识,脸部辨识等特殊应用。亦或者是应用在穿戴式装置的生物传感器上,可以量化人体的生理状态,成为健康管理的新工具。

  而伴随着这些新应用技术逐渐成熟,IR LED具有庞大的市场成长潜力。LEDinside预估至2020年IRLED产值(不含传感器)的产值将达7.1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达24%,成为LED厂商的新蓝海。

  红外LED市场发展前景及应用领域

  最新发布的《2015年第二季全球LED供需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4年红外线LED于安全监控应用的市场规模达到9,400万美金,2015年更可望达1.2亿美金。

  而国外报告还显示,红外线LED市场2014-2020年期间将以8%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其增长主要来源于机械产品、CCTV高功率红外线LED以及烟雾探测器的稳定增长。

  由于成熟消费市场增长放缓,2015年红外线LED营收预计将同比下降5%。在全球经济形式下,2015年红外线LED营收仅增长3%。随着CCTV摄像机成为主要的市场增长点,增长率预计将上升到健康值5%。

  其中,亚太地区在2014-2020年期间占据红外线营收的69%(基于当地产品出货量)。不同应用营收占比也会不同,在消费者应用领域,远程控制低成本发射管将引领市场,亚太地区占主导地位。此外,CCTV摄像机和烟雾探测器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具有更广泛的市场。

  对于红外LED不仅仅市场成长空间很大,其现阶段的毛利润也是很高。对此,晶电研发中心副总谢明勋也表示,IR LED 是属于利基市场,目前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利润较佳,以 IR LED 来说,单颗价格约为同尺寸蓝光LED的8- 16倍。

  对于安防监控领域方面,除了采用IR 850 nm、940 nm波段 LED 的网络监控摄影机,还有设置于汽车头灯中的夜视(Night Vision)系统,可使驾驶视野达150至200 公尺,同时也更清晰。夜视系统对 IR LED 需求量应属最大宗,而这一块欧司朗一直处在行业领先地位。

  除了监控领域,在感测器领域应用广泛。除了用于智能手机的近距离感应器(Proximity Sensor)模组、穿戴式设备外,也包含前景备受看好的生物感测器(Bio-Sensor)应用。

  例如侦测心跳与血氧,前者采用 IR 530 nm、660 nm、940 nm LED,后者则采用 IR 660 nm 与 940 nm LED。

  另外,针对需要特殊波长的虹膜辨识应用,一般为IR 810 nm LED 可对应,在竞争上相当具有优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