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的出现为电梯行业改革做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尤其是针对电梯维保,希望通过信息化技术与传统电梯维保行业融合发展,推进电梯维保行业数字化。
想要将改革的事情做下去,最好的办法是先要找出改革的思路,然后对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一起行动,对症下药、市场与政策同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将服务转变为运营
从市场角度审视电梯管理,就必须将服务转变为经营,将短期行为转变为长期机制。通过对电梯长期的经营,实现电梯的管理、服务和价值、收益的统一,并在客观上达到保障电梯安全的效果。
归根结底,电梯的一切问题都是权属不清带来的。所以要解决问题,得在根子上下手。但是,电梯的物权伴随房产的交易,已经归属于分散的业主,怎么处理?
假设有一个第三方,有能力提供电梯的专业维保,可以增加无故障运行时间、还能够增加电梯的使用寿命,以接受委托的方式,来接管电梯运营,是否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电梯运营商应运而生。
1.增加无故障时间、增加电梯寿命,是能够做到的事情。前者解决乘客的问题,后者解决资产价值的问题。两者结合起来,业主和乘客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了。
2.有了真正承担责任者,物业管理者的相应问题就解决了,监管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毕竟,运营者的权益与维保者的权益不同,电梯状况和寿命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3.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机制,让电梯运营商从日常的电梯运营费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完全可以让电梯运营商承担未来的电梯更换费用。这样未来的麻烦也就没有了。
这样的设想很不错,但问题是,通过电梯运营监管能成立吗?
电梯运营市场前景很可观,谁来运营更合适?首先是大型物业机构,因为有天然的便利;其次是大型的电梯商或维保公司,也有电梯技术的便利;再次是金融保险机构,有金融服务的便利,也有可观的物联网技术加持。如果是独立的电梯运营企业,那就需要从头做起。
不过,从主观动力上说,可能顺序正好相反。主要还是惯性思维和既得利益决定的。但是要考虑到潜在的商业利益、现有业务的升级,精明的经营者会想清楚其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
电梯运营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可不仅仅是商业那么简单。电梯运营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以及更多的社会问题。
至少一点,电梯有了主人,问题就会相对减少,因为有人为结果负责。因为规模化的运营管理,一方面会提升品质,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升效率,监管部门的麻烦就少多了。从根本上解决掉电梯产权、到寿命更换等等棘手问题,才是大事情。
电梯维保改革很不容易,目前,从根本上解决电梯产权、寿命更换、日常监管等棘手问题,根据市场发展与相关政策,多省市采用车险模式,引入金融保险机构作为电梯运营商,全方位监管电梯。
ymf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