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准入标准将出台 中小企业将被清洗

电源新闻

20人已加入

描述

多晶硅准入标准将出台 中小企业将被清洗

 即将出台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又一次将多晶硅制造企业推上风口浪尖。

  《标准》中对生产规模和能耗指标的规定显然是众多企业争论不止的缘由,过高的门槛将一部分中小企业圈在了生死线附近,自然会遭到这些企业的强烈反对。

  在一些中小多晶硅企业看来,这次出台的标准明显是第一阵营的七八家大企业制定的游戏规则,目的就是为了清理中小企业,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的呼声显然没有被政府采纳。

  在这些中小企业看来,一些巨头们在《标准》出台之前,就已经拼命扩展好新的项目,所以尽管目前也没达到要求,但在新项目木已成舟的现实下,相关部门就不会再追究,而中小企业们未来的扩张之路却被堵死,如未来按照《标准》来执行,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得死掉。

  不过,行业中的大企业并不这么看。“新兴的行业当然需要规范,如果谁都进来,最后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说,目前我国的多晶硅行业还是小而全的现状,几年不到就崛起了几十家企业,出现了恶性竞争。“从全球来看,国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不到10家的大规模多晶硅企业,因此本土企业要想获得竞争力,产业集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

  据吕锦标介绍,目前本土企业与世界先进的多晶硅企业还有很大差距,世界主流厂商基本上都是单线产能3000到5000吨,而我国企业百吨级的生产线还很多,这些小企业的存在给整个行业带来诸多曲解。

  “有些小企业掐头去尾式的生产,盲目追求利润,造成了排放超标,能耗高。实际上正规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封闭循环的,严格控制排放,从能量回收比来看,多晶硅生产不是高耗能。”

  “目前国内上了3000吨和5000吨单线的不多,大部分在1500吨左右,单线规模小,能耗就高,这是和国际大厂在成本控制上差距大的主要原因。”吕锦标进一步解释。

  而在一位不愿具名的业界人士看来,多晶硅行业是高投入的行业,很多中小企业都资金紧缺,但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推动下,大多靠银行贷款上马新项目,有的企业自有资金率甚至不到10%,是典型的“空手套白狼”。“一旦危机来临,地方政府将损失惨重,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个标准有一定的防范风险的意义。”

  吕锦标认为,即将出台的《标准》要求很高,基本上是国际多晶硅行业的先进指标,对新兴的中国多晶硅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准入门槛,也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奋斗目标。

  在吕看来,不完全达标的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整改达到《标准》要求。“尽管现在多晶硅利润下滑,但还是应该通过追加投入技术改造,提升技术装备与管理水平,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尽管《标准》的出台可能清洗掉一些中小企业,但这种门槛是有必要的,如果不趁问题还不严重的时候解决,未来面对乱局将会更加麻烦,晚痛不如早痛。”一位参与此《标准》制定的专家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