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特斯拉降价不管用了?特斯拉市场大哥大的地位变了?

汽车电子

2374人已加入

描述

我们首先回顾下港媒前段时间传出的特斯拉又又又降价的消息:  

“根据报道,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多款型号将在8月4日于中国香港再次降价,最多可降低11.9%。这对于那些计划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网上流传的图片显示,特斯拉Model 3后驱标准版降价5.98%,最新售价为32.08万港元,约合29.38万元人民币;长续航版降幅8.71%,最新售价为36.47万港元,约合33.41万元人民币;而高性能版降幅11.91%,最新售价为38.78万港元,约合人民币35.52万元。”

让投资者大失所望的财报

今年的汽车行业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卷"。所有的车企都在不停地竞争,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般的消费者可能会认为降价对他们是有利的,商家也不会亏本,因为可以通过销量来弥补损失嘛。

但实际上的"价格战"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买车时降价的权益很难实现、商家用一些文字游戏来搪塞消费者,甚至还有减配减质的情况。当然也有一些车型在降价的同时还会增加一些配置,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

只是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很难去分辨这其中的真假,尤其是对于对汽车不太懂的人来说就更加困难了。  

特斯拉降价并没有出现大众想象中的薄利多销,并且降价带来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让特斯拉头疼的问题。  

近日,中汽协引用统计局数据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的整体利润率惨遭下滑,仅剩4.8%。相比之下,2022年全年汽车制造业利润率预计会达到5.7%,2021年为6.1%。

显然,今年仅仅用了六个月就已经降低了0.9%。而特斯拉更是成为了这一下滑的最大受害者,特斯拉Q2的汽车毛利率仅为17.5%,创下最近两年新低。

相比去年高点的29.7%的毛利率,下降了12.2个百分点。更让人无语的是,这还是在Q1已经降了10%的基础上。  

自动驾驶技术    

特斯拉的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是因为销量承压。特斯拉的汽车定价是以产定价的方式进行的,这意味着无论订单数量如何,工厂都会保持满产,以保证产能利用率。

然而,由于订单量跟不上产能,特斯拉只能采取减产或降价的措施。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毛利率都会受到压力。  

特斯拉选择了降价来保证生产。为什么销量会承压呢?这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说明。  

首先,库存周期持续上升,从上季度的15天增加到16天。去年同期,库存周期仅为4天。  

其次,二季度末,客户定金比一季度再次小幅减少,仅为10.26亿美元;环比下降3%。这意味着手头订单仍在减少。  

第三,从资产负债表变动来看,特斯拉上半年资产结构中最显著的变化来自库存的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特斯拉存货为143.5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2.48亿美元,同比增长77.06%。

这超过了同期汽车销售收入增速21个百分点。

其中,产成品(包括履行客户订单的在途车辆、可供销售的新车辆、可供销售的二手车辆和能源产品)的增长是存货增长的主要来源。  

 所以,投资者对特斯拉的不满并不仅仅是因为利润下滑,而是因为特斯拉的降价策略没有及时扭转局势,仍然存在进一步下滑的风险。

对于美股科技巨头来说,这是难以接受的。尽管市场早已预料到特斯拉会降价,但从股价表现来看,降价导致的利润率下降还是引起了很多股东的担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特斯拉的二级市场股票交易价格从7月20日到25日下降了11.36%,从299.29美元/股跌至265.28美元/股,市值蒸发超过1000亿美元。  

特斯拉市场大哥大的地位变了?

客观分析,特斯拉的基本面目前并未发生大的变化,公司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仍然牢固。

虽然比亚迪在总销量和纯电销量方面领先特斯拉,但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特斯拉的领先地位。特斯拉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以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与其它品牌有明显差距。  

马斯克曾表示,比亚迪是一位值得尊重的竞争对手,但其目前还没有形成对特斯拉的强大市场竞争压力。

根据特斯拉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经营情况报告,公司二季度交付汽车数量达到46.61万辆,同比增长了83.02%。

营业收入也达到了249.2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7.2%。这两项指标都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显示出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先地位。

    自动驾驶技术    

在上半年,特斯拉在国内的销售疾飙增长,同比增长了惊人的61.7%。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2.7%,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1个百分点,这样的成绩非常值得称赞。Model Y更是引爆市场,以20.39万辆的销售量问鼎单款新能源车型销售冠军,唯有比亚迪可以与之一战。  

而全球最畅销车排行榜更是给了特斯拉最大的肯定。市场调研机构Jato Dynamics 统计了全球53个主要车辆市场的销量情况,结果让人震惊。Model Y超越了丰田卡罗拉、海拉克斯等燃油车,成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最畅销的车型。这是电动车第一次在畅销车排行榜上登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让人不禁想象未来电动车行业的无限可能。

    自动驾驶技术    

市场对特斯拉未来的担忧何在?销量下滑只是其中之一。马斯克最近推出的“新大饼”也令人不太放心。

然而,在二季度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依旧释放了大量信号,其中最令股东兴奋的是Cybertruck(电动皮卡)和FSD(自动驾驶技术系统)授权。这两项新技术也正是市场最为关注的点。虽然Cybertruck的预计量产时间推迟到了2024年,但预订量已经突破了1943876辆,预算超过1.94亿美元。  

长期来看,Cybertruck将成为特斯拉汽车业务的增长点,也是支撑特斯拉汽车业务更上一层楼的第二增长曲线。不过,特斯拉的产能已经接近临界值,如何提升生产能力成为了当前的难题。    

马斯克近日宣布,FSD将在年底超越人类驾驶员,这一消息在美国市场引起广泛关注。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在欧洲或中国市场落地。此前,马斯克多次提到FSD将取代人类驾驶员,市场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  

虽然马斯克表示FSD将为汽车制造业带来十倍的利润,并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但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在7月19日的报告中指出,“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价值最乐观估计可能达到8700亿美元,但它同样存在市值为零的可能性。”Cybertruck(电动皮卡)和FSD(自动驾驶技术系统)目前只有北美实现落地的可能,在其他海外市场的前景还不确定。

因此,市场更加关注改款Model3和4680大电池的量产,认为这是迅速拉开差距并改善利润的关键。    

高盛投资部前主管负责人Gary Black表示,特斯拉不应该大幅降价现有车型,而是应该致力于开发下一代低成本车型,价格在2.5万至3万美元之间,以扩大市场份额。他认为,与其通过降价推动短期销量,特斯拉应该将精力放在教育消费者为何选择电动车上,以扩大整个市场。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已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生产了约1000万块4680电池,并在弗里蒙特工厂生产了大量4680电池,特斯拉正在以合理的速度推进这一领域。

虽然报道称Cybertruck的电池能量密度比当前电池高出10%,这表明新一代4680电池的生产进展顺利,但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特斯拉此前设定的目标是降低成本56%,提高每千瓦时能量密度54%。因此,市场对此并没有过于兴奋。  

改款Model 3是目前市场上最有可能迅速改变游戏规则的车型。虽然其谍照已经曝光了近半年,但其量产可能已经在进行中。即使不在今年发布,最晚也会在明年上半年面市。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但是,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和服务业务又有没有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主要推动力呢?  

实际上,这些业务仍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尽管公司能源收入和服务收入在二季度分别达到了15.09亿美元和21.50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高达74%和46%,这些业务占比仍相对较低,对利润率的影响也不够显著。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到2023年,特斯拉总收入将达到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为47.2%,环比增长率为6.8%。其中,汽车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高达85%,达到212.7亿美元,同比增长幅度为45.7%,环比增长率为6.5%。因此,汽车收入仍是特斯拉的主要收入来源。    

结尾

特斯拉已经建立了成熟的产能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供应链,因此未来的需求增长不再是限制其增长的主要因素。然而,特斯拉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未来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汽车技术的变革主要是由应用端驱动的非质变技术创新。虽然电化学技术已经有了几次应用革新,但在短期内不依赖大规模资本投入将很难实现更大的突破。  

此外,特斯拉的FSD技术虽然很不错,但如果所有车型都采用相同的技术,如何实现差异化销售也是一个难题。特斯拉需要从降本增效入手来降低成本,继续大力投资于核心技术,包括AI领域的开支、产能扩大和研发新品,以应对未来的竞争。    

马斯克的团队已经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需要一定时间。这为国内车企提供了机会空间,但并不多。然而,国内媒体在比较比亚迪、长安和蔚来等新势力与特斯拉时,忽视了特斯拉在海外市场几乎没有像样的对手。  

虽然特斯拉在2022年在全球销售约137万辆汽车,但中国市场仅占其中44万辆,说明了海外市场才是特斯拉的大本营。相比之下,比亚迪仅在海外市场销售了14万辆,巨大的差距显示了国内车企在海外市场的经营和开发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中国新能源汽车要真正站起来,需要扩大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而不是局限于国内市场。  

尽管如此,特斯拉依旧是个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企业。这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要想在海外市场成功,中国新能源汽车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口碑,加强品牌的国际化推广,拓展全球市场资源和渠道,同时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化人才,打造全球化的供应链和生态系统。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新能源汽车要真正站起来,不仅需要在国内市场强大,更需要将目光投向全球。只有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公众认可,才能实现真正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