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变成现实?谷歌说了算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电子发烧友早八点讯:一年一度的谷歌(微博)I/O开发者大会17日如期而至,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谷歌开发者大会更像是一个过渡年中的例行亮相。与去年相比,谷歌所强调的“从移动为先向人工智能为先”的战略方向没有任何改变。

在I/O首日的主旨演讲环节,谷歌并没有像早年那样,有任何的炫目的黑科技的展示和发布,更多地则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谷歌现有的产品线中,提升用户体验的一些具体功能的发布和完善。

尽管整个过程略显无聊,谷歌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拿出让人惊叹的黑科技和炫目技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现实情况下,谷歌依然是目前主流科技公司中,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到应用层面的做的最好的公司,谷歌正在更加务实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很多用户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痛点”。

(与去年相比,谷歌强调的从移动为先转向人工智能为先的战略方向没有丝毫变化)

产品线全面以AI驱动

在当天的IO大会上,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指出,谷歌的核心任务,即组织整理关于世界的信息,已经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变得更加明确。在这样的背景下,谷歌在重新思考现有的产品线。

(谷歌助手驱动谷歌现有产品线)

上图能够清晰地看到,谷歌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驱动包括搜索、谷歌云服务、谷歌地图、Youtube、谷歌照片等谷歌最重要的产品,而谷歌应用于具体产品应用层面的人工智能技术,是以“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这样的实体形式出现的。

借助谷歌助手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谷歌几乎将所有产品线的用户体验重新优化了一遍,使得这些产品在用户在使用起来显得更加人性化和更加智能。

例如,内含了谷歌助手的谷歌Home智能音箱,可以理解人和其对话的上下文,使得对话更加接近自然语言,谷歌Home还能够将信息实时显示在整个用户生态系统的屏幕上,无论是用户的智能手机屏幕,还是用户的智能电视等,在当天的大会上,谷歌助手甚至登陆了iPhone终端,直接与苹果的Siri语音助手正面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还开放了谷歌助手的开发者工具,并且和第三方硬件品牌厂商进行广泛合作,这一思路其实与之前的安卓一样,以开放的形式,形成更广泛的生态,而核心依然是以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来驱动。

从当天的大会谷歌强调的整个主题来看,和去年“从移动为先向智能为先”过度的战略没有丝毫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在于,谷歌所强调的“人工智能优先”的承诺,正在通过更加细化的、完善的产品使用体验来兑现。

除了对现有产品线的智能化升级以外,谷歌还在当天大会上发布了一些全新产品,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图像识别的Google Lens应用,该应用使用了谷歌的图像识别功能,可以识别相机捕捉到的画面中的具体信息,例如将摄像头对准街上的餐馆,Google Lens就能识别出该餐馆的名称,之前用户的评级等一系列谷歌庞大数据库中已经有的信息,该应用还可以识别图片中的电话号码等信息,方便用户直接拨打。

谷歌当天发布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发布基于云的第二代谷歌深度学习芯片TPU,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在大会上强调,TPU过去更多的应用于深度学习识别环节,GPU更多应用于人工智能的模型和数据训练环节,而未来TPU将在模型寻良和识别两方面都提供强大的功能。

在大会上,Pichai提出谷歌人工智能框架(Tensorflow) +所有人这样的理念,实际上,这与几个月前,谷歌云大会所提出的“Democratize AI”(民主化AI)有异曲同工之妙,强调的重点就是未来人工智能不仅仅是大公司才能做的事,而是具体到各个中小开发者,都能利用大公司所提供的人工智能技术框架,来做具体的产品和应用,这一意义实际上无异于一场全面推动AI化的技术革命。

谷歌仍是人工智能推向应用层面做的最好的公司

尽管从普通用户角度来看,谷歌当天推出的很多功能的优化和产品的更新,或许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兴趣,从用户角度来说,或许很多功能谷歌或者其他大公司早就应该提供,但实际上从技术实现角度来看,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产品层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谷歌的工程师来说,或许一个具体的很小的由人工智能驱动的产品功能,背后花费的精力和时间,不亚于开发一款全新的产品。

所以在谷歌开发者大会,或者其他开发者大会上,能够明显感受到这样的认知差异,对于普通用户甚至媒体来说,谷歌的开发者大会正在变得越来越无聊,没有从天而降的降落伞,没有造型古怪的眼镜,谷歌正在变得更加务实,从其最擅长的产品端,不断做优化和完善,提升用户的体验。

谷歌所作的所有这些努力的基础在于,谷歌的产品线已经深入地影响到广泛的人群。当天大会上,谷歌宣布,运行安卓系统的月活跃设备总数已经超过20亿,在此基础上,拥有10亿以上用户的谷歌产品包括搜索、chrome浏览器、地图、Youtube、谷歌Play 应用商店、谷歌邮箱等。

(运行安卓系统月活跃设备量已经超过20亿)

在如此的量级下,人工智能技术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对于谷歌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利用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谷歌实际上可以在原有的庞大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疆域,例如Google Assistant正在广泛与第三厂商合作,将应用推广到更广泛的设备上,Android Auto也在与更多汽车厂商合作,进入到更多的汽车中控板中。

(谷歌多款产品的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0亿)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实际上人工智能已经是所有主要科技公司所强调的下一个重点,但与谷歌一样,微软、亚马逊、Facebook等面临相似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推广到能够接触到用户的应用产品层面。

行业实际上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即广大用户对人工智能的期待空前的高,认为AI能够完成一切,改变一切,但从公司的角度来说,从人工智能技术向应用产品化过度,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主要科技公司都已经找到了一条一致的方向,即强调语音这一新的人际交互形式,因而包括亚马逊Alexa、谷歌Home、与其他硬件厂商合作的微软Cortana等智能音箱应运而生。

仅从技术角度来看,各家的语音识别技术大同小异,差别并不大,一位语音人工智能技术业内专家对腾讯科技表示,实际上,目前的智能音响产品用的都是相对较成熟的技术,而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学术上已经超前很多,但由于具体到应用层面,就会涉及到用户体验的问题,对于公司而言,在使用最新技术提高识别准确率但增加延迟和使用成熟技术,接受相对较低的准确率但获得极小延迟的权衡方面,公司往往会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不得不使用更为成熟可靠的技术。

目前,在语音人机交互领域,谷歌的优势在于,已经牢牢占据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最有利位置,基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或其他移动智能设备的谷歌生态已经广泛形成并难以撼动,此时再推出新的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交互界面,变得顺理成章。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实际上谷歌已经是行业内将人工智能技术推向应用产品层面最成功的公司,目前广大用户所使用的安卓生态下的具体产品,大多数已经运用了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尽管从用户使用角度来看,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体验并没不是完美无缺,例如已经应用在谷歌图片应用中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识别具体画面中的物体时,仍然存在准确度偏低的问题,另外,谷歌语音助手的识别度依然有待提高,但无法否认的是,谷歌已经在全面AI化方面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且依然在该领域处在行业的领先地位。

声明:电子发烧友网转载作品均尽可能注明出处,该作品所有人的一切权利均不因本站转载而转移。作者如不同意转载,即请通知本站予以删除或改正。转载的作品可能在标题或内容上或许有所改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