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技术引发新一轮“淘金热”

vr|ar|虚拟现实

169人已加入

描述

  手机游戏《口袋妖怪GO》火热,让此前“高冷”的增强现实(AR)技术成功实现了面向大众落地。玩家通过手机摄像头捕捉现实场景中“小精灵”时,感受到了这一崭新人机交互平台带来的革命性用户体验。

  由此,科技巨头和投资者看到了AR技术庞大的市场潜力。在虚拟现实(VR)产业成为资本竞逐的战场之后,AR“淘金热”也已经开始。

  “小玩闹”引发的后续效应

  《口袋妖怪GO》的成功让人看到“在现实世界中融入虚拟世界”带来利润的可能性。实体商家设置精灵“诱饵”增加客流,相关主题电影开始筹拍,一大批AR游戏紧锣密鼓地开发,多家科技巨头近期纷纷表示力推AR技术……

  “AR把人从小屏幕拉出来,放到更自然的物理空间,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衍生出很多线下相关的服务,包括通过控制人流量带来商业和社交价值,”中国AR初创公司亮风台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廖春元说。

  继微软的Hololens眼镜和谷歌眼镜后,又一科技巨头加入AR硬件的角逐,CPU巨头英特尔近日宣布,其AR眼镜“Remote Eyesight”即将在下个月的英特尔大会发布。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近日表示,苹果已经并将继续投资AR。他认为,《口袋妖怪GO》是“对创新型应用和整个生态系统发展的证明”。

  脸书公司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日前也对媒体说,尽管目前AR仍有一些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在商用化方面落后于VR,但在未来五到十年,有望推出类似VR头盔Oculus Rift的AR成熟产品。

  “自2015年开始,似乎每隔几个月就有关于AR的大事件在朋友圈刷屏,从谷歌眼镜、微软HoloLens,再到AR创业公司Magic Leap基于光场技术投射出的‘大鲸鱼’视频,这其实是在‘教育’市场,激发很多潜在应用需求,”廖春元说。

  

  新一代计算平台

  或许可用“润物细无声”来形容通用计算平台对人们生活的渗透。最早期的人机交互界面是单调的DOS系统和键盘,随后Windows开始使用图形界面和鼠标,而如今,智能手机平台与移动互联网成为主流,用户范围和应用场景大大提高。

  “智能手机屏幕小、不支持自然交互,因此并非终极。只有AR能做到突破整个物理世界,近眼显示器可让人随身携带60寸虚拟大屏幕,还能支持人与人之间语言和动作的自然交互,”廖春元说,AR有潜力成为下一个重大通用计算平台。

  “虚实结合”是AR的核心。如果说VR技术是将人完全置身于一个计算机模拟的沉浸式虚拟世界,那么AR技术则是通过摄像机分析现实事物位置及角度,将虚拟影像叠加于现实世界。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系教授顾险峰介绍,AR技术门槛比VR更高,要将虚拟物体和真实场景自然融合,就需要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的几何信息;要追踪头部位置和姿态,需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SLAM);要实现人与AR系统的交互,还需对手势进行实时识别,这都是AR有待提升的技术难点,但《口袋妖怪GO》的成功使人意识到“在技术尚未成熟的条件下,AR技术已经能够变革游戏的模式”。

  廖春元认为,VR的重点虚拟,可以以假乱真,把人从物理世界中剥离,放在程序世界中,适合娱乐、直播、电影;AR重点在于真实,是在真实的基础上叠加,离不开线下场景操作,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如导航、工业设计、旅游、教育、医疗保健等。

  市场调研公司Digi-Capital发布的报告称:到2020年,AR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美元,远高于VR的300亿美元。

  中国寻求“单点突破”

  中国投资者也开始对AR领域趋之若鹜。《口袋妖怪GO》游戏上线不久,便有大批券商组团考察AR企业,廖春元已接待了多批。

  “在2013年和2014年大家对AR还不太了解。但2015以后,特别是最近,很多资本已经开始布局。VR热开始有点平缓,AR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廖春元说。

  今年2月,Magic Leap宣布从新一轮融资中筹得7.94亿美元,由阿里巴巴领投;联想、腾讯则投资了硅谷当红AR创业公司META。百度在2012年、2014年分别注册了两个AR专利,用于移动终端的增强现实方法和系统等,其深度学习实验室也一直在进行三维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研发应用。

  与国内VR产业已实现了从硬件设备、内容制作、分发平台等初步全产业链布局不同,国内的AR初创企业还处在摸索阶段,主要集中在AR应用层面,能同时做底层开发平台和智能眼镜等硬件并已正式发布产品的公司还是少数。

  “虽然在先进性方面,中国整体上和美国还有点差距,毕竟美国涉足较早。但中国成长很快,创业公司会做一些差异化的工作,在单点突破上可以有所超越,”廖春元说。

  廖春元认为,AR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在这方面“一点都不差”,在图像识别,人脸、手势识别等方面的基础技术等方面,国内外差距迅速缩小,已有赶超趋势。

  而在顾险峰看来,从技术层面而言,中国的硬件发展速度和规模目前正在赶超欧美,未来AR产业必能和欧美分庭抗礼,“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教育的支撑,和更多年轻人的投入。”

  此外,中国庞大的移动市场和消费者有助于新技术迅速铺开。“并不意味着一个东西完全成熟前就不能产品化,可针对于特定应用场景进行技术和数据的优化,做到产品化和商业化。当这样的点越来越多,最后就连成线和面,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有AR的身影,”廖春元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