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细数今夏好评不断、口碑爆表的电视剧,还在更新中的《长安十二时辰》无疑成为当之无愧的首选推荐。
故事以一个极具质感的长镜头开场,配上李太白的《清平乐》,旖旎的盛世景象就此展开,让人一秒钟梦回大唐。
随着编剧马伯庸对于成都十二时辰的调侃,各地各行的“十二时辰”也悉数登场,从成都的“麻将”到山东的“卷一切”,从交警的“吹一下”到程序员的“敲代码”,精辟的总结了全国人民的丰富生活。
但作为对科技拥有敏锐嗅觉的小编而言,不仅只联想到了“生产-检修-生产”的工业人十二时辰,更惊喜的发现了暗藏在“长安十二时辰”里的工业互联网技术。
轻量剧透,有助看剧。
望楼
VS
万物互联
开篇,作为死囚的男主“张小敬”被提出水牢见到的第一处景就是“望楼”。
这个设于长安城一百零八坊间的高层建筑,每三百步便有一处,可以随时关注街巷动静,楼上武侯看到任何异状都能快速传回,而对于发向任何一处的命令,也可以通过望楼瞬息横跨整个长安城。
对于没有通讯技术的唐代,星罗棋布的望楼无疑是打破坊间信息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最好工具。
类比现代发展,传统运营方式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上下游企业独立运营和管理,同环节企业高度竞争,信息不对称性强。
此外,如每个封闭的“坊”一般繁杂独立的信息系统、业务系统也相互分割,小到智能传感、工业控制系统、操作系统,大到企业整体的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
工业互联网所要做的便是由点到线再到网,连通同步这些独立的信息孤岛,并以云平台为依托,实现从研发、生产、管理,到营销、物流、服务的制造业全流程,从工业制造到金融租赁的跨行业领域据采集和共享。
只有打通信息壁垒,才可能实现企业内部及产业上下游、跨领域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制造资源、数据等集成共享,为下一步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支撑。
大案牍术
VS
大数据分析
有了大数据,便要开始应用了。
剧中核心“长安第一情报局”靖安司是唐王朝的“大数据中心”,坐拥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的所有档案机要,所有卷宗皆记录在册,随时可查。
基于此,司中的八品主事徐宾研究出了一套以档案数据为基础的处理事务的方法,即为“大案牍术”,无论是破案调查找人,甚至预言未来,都可以做到。
徐宾也被网友称为最早的“人工智能”,不需电脑检索,纯靠人脑记忆就能快速报告信息数据。
而工业互联网在实现数据采集、资源互通的基础上,也需要通过稳定安全的数据处理工具完成数据的分析,以便了解最真实的设备及生产状况,得到最准确预测判断。
作为PaaS层的核心能力,它也成为了整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核心。以树根互联云平台为例,可以提供包括设备管理、数据管理、数字孪生、大数据分析功能,核心能力是将物理世界信息数字化。
依据采集信息实现数字孪生及数据分析,并能够对上、对下提供各种接口,向上支撑SaaS平台的服务调用,横向则可以采用图形化可交互的方式,将用户的数据分析流程描述成一个“工作流”或者一个“Pipeline”,完成可视化方式呈现的平台能力。
目前,树根互联的平台上已经接入各类工业设备超56万台,连接超4500亿资产,之所以现在行业中会在乎设备连接量,主要在于设备连接量决定了数据拥有量。
就当下而言,数据量决定了工业互联网中的数据模型的通用性和准确性。
沙盘
VS
可视化呈现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靖安司司丞在介绍完大体情况后把张小敬带进了自己的“办公室”,长安全貌映入眼帘,每座牌坊,每一根灯柱,甚至屋瓦窗沿都栩栩如生,落于沙盘之上,以便司丞在工作过程中俯瞰全局,随时掌握外部变化进展。
难怪张小敬看过都直言,“眼前这东西就不该建出来,要落在叵测人手里,长安会倒霉”。
清晰直观的沙盘可以帮助靖安司掌握大局,可视化的工况报表呈现作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力展示”,则可以帮助企业高层全面直观的了解公司生产、运营、销售以及售后的变化,从而指导决策。
纯手工的沙盘制造耗费了幕后制作团队几个月的时光,树根互联提供的“纯手工”可视化基本工具却可对接SaaS 平台DataSource 多数据源,且支持导入xls/csv 文件及mysql/API 数据库等自定义数据,让非专业的设计师与开发人员只需通过简单的拖拉拽,便可以利用图形化的界面自行轻松搭建专业水准的可视化简单应用,用于工厂生产线的生产与能耗看板、企业业务监控,政府运行指挥、智慧城市展示等各种展示场合。
同时可以定制化的PC 网页以及移动端,满足随时随地的监视及控制需求,有效缩短项目开发周期,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看完你是否觉得唐王朝的繁荣真是不无道理,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也必然是社会繁荣的坚实支撑。
当然,科技的进步永远在路上,若是部署上物联网摄像头+边缘计算、人脸识别,靖安司在10分钟内发现了为非作歹的狼卫,阻止了整场阴谋。
然后,全剧终。
目前,《长安十二时辰》还在继续更新,后续还会有些什么精彩剧情或暗含的古代黑科技呢?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