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机器人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分析

机器人

533人已加入

描述

从2010年开始,我国也积极投身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之中,在经过了起步、爆发与加速之后,如今产业的发展已经日趋平稳。那么,在这段长时间的沉淀与发展过程中,我国机器人行业究竟展现出了怎样的现状和前景呢?未来又有哪些发展的趋势和关键需要掌握呢?接下来本文将对此带来简要分析。

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美国问世之后,全球逐渐进入到关于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热潮之中。我国虽然引进与起步发展的时间较晚,但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机器人的融合应用水平也不遑多让。在装备制造方面,越来越多的机械臂已经凭借高负载、高精准的操作能力取代了工人的双手;在物流配送方面,智能仓储机器人和无人搬运车也不断提高着运输效率;同时在生活服务方面,家用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也正努力成为每一个家庭的标配。

行业应用是一方面,市场发展又是另外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也呈现出明显的较快增长,从2012-2017年,5年来的平均增速接近60%,市场规模和需求双双占据全球首位,国内市场兴起和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

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经来到最新的87.4亿美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各项数据再创新高。从机器人类型来看,2018年关节型搬运机器人依旧强势,其销量稳步而快速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机器人质量的提升。

纵观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主要应用领域是搬运材料和焊接,主要应用行业是汽车和电子制造业,主要使用地区是中国。这不仅道出了我国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实际,更展现出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未来发展前景令人看好。

不过,产业发展有喜亦有忧,政策、需求和销量等方面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技术、应用和规范等方面也面临着严峻考验。目前,随着机器人发展进入2.0时代,过去以设备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建立的衡量指标,已经逐渐被设备自主决策能力、运动和交互能力等取代,新性能变化带来的新要求对不少企业的技术实力和研发创新能力带来了挑战。

同时行业人士认为,当下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已经不限于工业制造领域,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正逐渐进入到艺术、文学等各个行业。面对这一新趋势,企业不仅要注重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还需要在硬件稳定性、美观性,以及软件功能性方面做出升级。

而除开技术上的变化,面对国内产品大多集中在低端市场,复杂、高度生产能力不足,领域专利和产权相对匮乏的现状,未来我国也需要从核心技术、应用领域、法律规范等方面继续突破。只有通过一整套组合拳的灵活运用,才能有效攻克正在面临的种种难关。

当然,作为全球发展机器人产业国家中的一员,我国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全球化进程持续加快,跨界合作思维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未来我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积极融入全球合作生态之中。

对于这一观点,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广泛共识。我国始终坚持开放合作的接纳态度,吸引了国外诸如ABB、库卡等企业大量来华投资建厂,同时国内新松、宝佳等企业也在筹划与国际的交流合作,这对于我国的技术攻关、标准制定、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都将带来利好推动。

而针对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业内人士也一致认为,“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未来需要更大的开放与合作。这些合作既是掌握专业知识的各路创业者和科学家的人才合作,也是各国就伦理、人文、法律等共性问题的国际合作。鉴于此,积极推动全球产业生态的形成,以及我国早日加入到生态构建之中,将是至关重要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