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任重而道远的工业化互联网+

物联网

776人已加入

描述

  曾几何时,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力量,不仅地球的距离被无限制的拉近为村,世界变得更平,而是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如今的人们已经习惯于由互联网给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改造,早上我们坐着滴滴打车的顺风车上班享受着共享经济的魅力,在7-11用apple pay买下自己中意的早餐甚至连钱包都没有掏出,在工作的间隙下意识的打开网页版微信,通过万物互联与各地的合作伙伴交流,中午通过饿了么订下一顿营养的午餐,并边逛淘宝边买下生活必需的商品,下午等坐着Uber回到家的时候,快递已经送到了你家的门口。这仅仅是我们非常寻常的一天,但是就是这样的一天放在20年前恐怕无异于天方夜谭,或者科幻小说,这就是互联网+的魔力。

  正如《中国制造2025》中所描述的,每一次时代的变革都有着基础设施的变化,第一次农业革命变化的是土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变化的是动力,第三次信息革命变化的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基础工程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过去的15年互联网的创新多集中在服务业领域,无论是腾讯、阿里,还是滴滴、美团,都是服务业的代表,其集中了90%以上的风险投资为中国奠定了消费互联网的基础。电子商务、O2O、互联网金融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

  然而对于真正的产业发展的根源,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却依然处在发展的萌芽期,互联网公司挟流量天子以令诸侯,为互联网向工农业渗透埋下了伏笔。对于互联网+而言,集中于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而支撑中国最核心的实体经济却无可避免的陷入了衰退,出口不振,投资乏力,三大引擎已经有两个陷入失速状态,中国制造业转型已经到了不得不转的关键时期。但是制造业该往何处去?美国给出了工业互联网,德国给出了工业4.0,中国给出了中国制造2025,也许三大表述各不相同,但是其最大公约数却是一致的这就是智能制造。

  何谓智能制造,简而言之,就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智能化为核心,通过解决用户需求化定制,复杂流程管理,工业大数据分析,决策流程优化,快速行动执行等各个环节,从而为工业焕发出全新的活力。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国形成了一整套工业制造业体系,但是,中国制造一直陷于“模仿”所不能自拔,在“山寨”的阴影中给人留下了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因此,亟待改善,对于粗放式简单工业化生产而言,以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为核心的职能制造就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有力武器,也将作为物联网由服务性互联网+过渡到工业互联网+的有效路径。

  但是与美国硅谷大量的科技型制造业企业不同,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依然是依托于流水线生产,停留在工业化时代的传统企业,这些企业空有互联网化的愿望却缺乏有效的实施路径,即使有着《中国制造2025》这样的实施框架,却仅有口号难以升级。不少企业单纯地认为只要“触网”,企业就能自然而然的实现转型,而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事实上,中国工业化互联网+转型并不是仅仅采用了智能的设备,有了所谓的大数据分析就能够轻而易举的成功的,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变革,需要从时间的角度去一步步的探索。

  一是生产模式智能化。这一步是最简单的智能化,通过将产品、装备、生产方式、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只要通过智能设备的引入,就能够依托于强大的物联网建设起设备与设备、人与人、物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将生产的产品设计,整备制造,生产关系调整,生产管理改造,服务新代化的管理,从而将一个又一个的小型生态圈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智能的生态系统。这个相对而言,较为简单,比如说不少智能手机的制造业就已经在实现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智能化过程,由手机设计机构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分析,分析出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趋势,从而设计出全新的产品,产品的设计再接入生产的过程,由一个订单将供应商联合起来,并不断的反馈直至手机的出厂时间,送达消费者的时间都能够精确计算,而与之相伴相生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已经初步实现了三流合一,为智能制造开了个好头。但是,这仅仅是第一步,也是最容易做大,最容易引进的部分。

  二是工业发展大数据化。说到大数据,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通过大数据进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消费者的购买偏好,进行针对性的营销,但是这个仅仅是大数据的基础。相比于分析较为便捷,发展较为成熟的消费大数据而言,工业大数据就显得神秘的多。其实每一家工厂都是数据工厂。大数据在于工业的运用也更为流畅,用较低的成本满足用户定制化的需求,用数据分析让制造过程的信息透明化,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和资源的消耗,实现了有效的生产管理。此外,工业大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设备更为高效,更加节能。最终实现了产业链的信息整合,让生产系统协同化,并且动态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生产。

  三是工业管理分布化。传统的企业充满了工业化的暴力美感,就像那部经典的摩登时代,工业化流水线通过物动人不动的方式,让生产效率极大提升。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通过其特有的信息沟通作用,逐渐抹平了信息不对称,给消费者赋予了更多的权利,让企业从B2B向B2C转化,用个性化代替规模化,用去中心化代替组织化,从而使得边界变的更为模糊,也让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遭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就对工业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生产者的标准化要求逐渐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创造性产品,让变化迅速,产品复杂,工艺不完善的产品可以及时的得到解决,真正实现人的智能与机器智能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企业治理模式也由传统的科层制、金字塔结构向分布式、扁平化结构转化,未来的工业企业将不再有强制性的工业中心控制,次级单位高度自治、高度连接,形成管理的非线性因果业态。

  遵循着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方向,想要得出智能制造的结论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真正的将互联网+由服务员引向工业制造业,真是实现工业化互联网+战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