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FPGA中系统运行频率计算方法与组合逻辑的层级

描述

       大家好,又到了每日学习的时间了,最近一个月比较忙,没有更新文章,希望各位没有想我,哈哈。
       无用的话不多说,今天我们来聊一聊FPGA中系统运行频率计算方法与组合逻辑的层级。
       我们的设计需要多大容量的芯片?我们的设计能跑多快?这是经常困扰工程师的两个问题。对于前一个问题,我们可能还能先以一个比较大的芯片实现原型,待原型完成再选用大小合适的芯片实现。对于后者,我们需要一个比较精确的预估,我们的设计能跑50M,100M 还是133M?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Fmax 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图(1)是一个通用的模型用来计算FPGA的。我们可以看出,Fmax 受Tsu , Tco , Tlogic 和 Troute 四个参数影响。( 由于使用FPGA 全局时钟,时钟的抖动在这里不考虑)。

          时钟周期 T = Tco + Tlogic + Troute + Tsu
         时钟频率 Fmax = 1/Tmax
          
       其中:
          Tco : D 触发器的输出延时
          Tlogic : 组合逻辑延时
          Troute : 布线延时
          Tsu : D 触发器的建立时间  

       F


       图1 时钟周期的计算模型
       
       让我看一下上图:图1,上图为时钟周期的计算模型,由词可以看出,在影响Fmax 的四个参数中,由于针对某一个器件Tsu 和Tco 是固定的,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只有两个Tlogic 和Troute.通过良好的设计以及一些如Pipeline 的技巧,我们可以把Tlogic 和Troute 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达到我们所要求的Fmax.

          经验表明一个良好的设计,通常可以将组合逻辑的层次控制在4 层以内,即( Lut Levels 《=4 ) 。而Lut Levels( 组合逻辑的层次 )将直接影响Tlogic 和Troute 的大小。 组合逻辑的层次多,则Tlogic 和Troute 的延时就大,反之, 组合逻辑的层次少,则Tlogic 和Troute 的延时就小。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Xilinx 和Altera 的FPGA 是如何构成的。是由Logic Cell ( Xilinx )或 Logic Element( Altera )这一种基本结构和连接各个Logic Cell 或Logic Element 的连线资源构成。无论是Logic Cell 还是 Logic Element ,排除其各自的特点,取其共性为一个4 输入的查找表和一个D 触发器。如图(2)所示。而任何复杂的逻辑都是由此基本单元复合而成。图(3)。上一个D 触发器的输出到下一个D 触发器的输入所经过的LUT 的个数就是组合逻辑的层次( Lut Levels )。因此,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中用于实现组合逻辑的延时就是所有Tlut 的总和。在这里取Lut Levels = 4 。故Tlogic = 4 * Tlut 。 

       F


       图2 FPGA的基本逻辑单元

       F


       图3 复杂组合逻辑的实现
       
       解决的 Tlogic 以后,我们来看看Troute 如何来计算。由于Xilinx 和Altera 在走线资源的设计上并不一样,并且Xilinx 没有给出布线延时的模型,因此更难于分析,不过好在业内对布线延时与逻辑延时的统计分析表明, 逻辑延时与布线延时的比值约为1:1 到1:2.由于我们所选用的芯片大量的已经进入0.18um 和0.13um 深亚微米的工艺,因此我们取逻辑延时与布线延时的比值为1:2.

          Troute = 2 * Tlogic

          Tmax = Tco + Tlogic + Troute + Tsu

          = Tco + Tsu + 3 * Tlogic

          = Tco + Tsu + 12 * Tlut

          下表是我们常用的一些 Xilinx 和Altera 器件的性能估算。我们选取的是各个系列中的最低的速度等级。由于Altera 的APEX ,APEX II 系列器件的不同规模的参数不同,我们选取EP20K400E 和 EP2A15 作代表。
       F



       # 以EP20K400E-3 的数据计算得出。

          ## 以 EP2A15-9 的数据计算得出

       F



       今天我们就聊到这里,各位,加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F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