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未来会替代医生吗

人工智能

636人已加入

描述

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正从前沿技术转变为现实应用。“人工智能医生”PK人类医生,谁更厉害?

去年6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全球首场神经影像人机大赛上,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机构研发的“BioMind”系统出战由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优秀临床医生组成的人类战队。在进行了225例颅内肿瘤影像和30例脑血管疾病影像判读比试后,“BioMind”系统分别以87%、83%的准确率,战胜了人类战队66%、63%的准确率。

无独有偶,科大讯飞推出的“智医助理”,此前也以超过合格线96分的成绩,成为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评测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被认为具备了全科医生的潜质。IBM的“沃森医生”、百度的“医疗大脑”、阿里健康的“Doctor You”……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和智能影像系统出现在市场上,让人们不禁为医生的职业担忧起来。然而,业内的声音恰好相反。

“把人工智能作为助手,协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而不是取代医生,是业界发展的共识。”腾讯医疗健康事业部技术委员会主任钱天翼表示,临床上有CT、核磁、病理、实验室化验等不同的手段,每一种模态的存在都有其特殊价值,临床医生往往是根据多模态综合多个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人工智能只是辅助临床医生提升诊断准确率和效率,为资深医生减轻重复劳动压力,为年轻医生提供快速成长的路径。

前百度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中科九峰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李祎博士也认为人工智能基本不能替代医生,除非是在细胞计数等一些问题定义简单、工作内容重复的任务上。

“绝大部分医生的工作除了通过眼睛去观看医学图像之外,还需要结合医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才能得出具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结论。而逻辑推理正是目前学界公认的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所欠缺的。”李祎表示。

在临床上,“人工智能医生”首先需要接受准确的数据输入才能产生正确的诊断,而患者的症状并不总是能用完美的医学术语来描述。并且,了解患者的完整病史仍然是临床诊断的关键环节,那些善于倾听、安慰患者,得到患者信任的医生有可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我认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家罗纳德·撒莫斯博士的名言,即‘拥抱人工智能的医生会取代拒绝人工智能的医生’。”李祎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