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为了满足全球ITU-T成员对IPTV国际标准的需求,ITU-T于2006年4月决定成立IPTV焦点组(FG IPTV)。FG IPTV的职责是协调和促进全球各标准化组织、william hill官网
、协会以及ITU-T相关研究组的IPTV标准化活动。FG IPTV将向全球所有的ITU-T成员国、小会员(Sector Member)和协会开放,向任何ITU-T会员国的个人和企业开放,包括各种国际性、地区性和国家组织。FG IPTV首选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
●确定IPTV的定义;明确IPTV的业务场景、驱动力以及与其他业务和网络的关系;确定IPTV的业务需求和体系架构。
●对现有IPTV标准和正在制定的标准进行审阅,分析标准缺失的环节,明确ITU-T在IPTV标准化中的工作方向。
●协调现有的IPTV标准化工作,开发必要的新标准。
●推进现有不同IPTV系统实现互操作。
为了确保工作效率,FG IPTV每3个月举行一次正式会议。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7月10-14日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确定了FG IPTV的组织架构,确定了FG IPTV下设的6个工作小组(WG,Working Group)的工作职责,如表1所示。FG IPTV的管理层和6个小组的负责人也在此次会议上正式确定。
表1 各工作小组(WG,Working Group)的工作范围
WG 工作组名称 工作范围
WG1 架构与需求IPTV的业务场景,需求和架构
WG2 QoS与性能 IPTV端到端QoS/QoE保障机制,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WG3 业务安全与内容保护 IPTV业务安全和内容保护
WG4 IPTV网络控制 IPTV承载网,内容分发网的网络控制和信令
WG5 端系统与互操作性方面 IPTV用户侧系统及其互操作性
WG6 中间件,应用和内容平台 IPTV中间件,内容导航,媒体编码等
第二次会议于2006年10月16-20日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按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个研究组的研究范围,继续分组讨论IPTV 业务需求,IPTV的体系架构,讨论IPTV安全、QoE/QoS、网络控制、终端与互操作以及媒体平台与中间件等课题。此次会议收到157篇提案,在多个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形成了40多篇输出文档和联络函。
本文将简要介绍到目前为止FG IPTV所取得的成果。第2-7章详细介绍每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取得的最新进展,并简述了各组未来的工作方向;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FG IPTV的情况。
2、需求和体系架构
WG1需求和架构工作具体工作任务是从已有的IPTV业务、所部署的方案以及相关业务的互通需求中提炼用户场景;定义IPTV需求和体系架构;对照用户场景和现有标准,查找标准缺失的环节;开发能够逐步演进的IPTV网络和业务架构。
需求和架构方面的工作成果将作为其他各组(WG)的指引性文件,所以也是各方关注的热点,不仅提案众多,而且讨论热烈。
业务定义和场景描述方面,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形成了包括IPTV业务描述、IPTV的业务用例和场景等内容的输出文档。该文档的内容为需求的开发和架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在业务需求方面,与各个WG的工作范围对应,分别针对IPTV架构和业务、服务质量与性能等六方面提出具体的需求。这些需求将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提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在第二次会议上,除了各个参与单位踊跃提交需求建议外,ATIS还将其正式发布的IPTV需求文档提交给FG IPTV,这份文档对WG1需求制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需求条目参考了ATIS的文档。
IPTV体系架构方面,根据第二次会议的讨论,确定了分别开发基于NGN(ITU-T Rec.Y.2012)和非NGN环境下的IPTV体系架构工作思路。NGN环境下的NGN又存在两种实现方式,即利用IMS(或其扩展)实现IPTV,以及利用其他非IMS的NGN业务组件实现IPTV。为了更为清晰地描述IPTV系统自身特定功能,WG1还给出了与上述3种具体实现方式无关的IPTV 通用功能架构。目前的体系架构工作文档包含了多个插图,但缺少描述的文字,因而也很难保证这些方案的一致性,还需要在后续的会议上补充和修改。
目前,ITU-T NGN GSI和TISPAN也注意到了IPTV业务对于NGN和IMS架构的新要求,纷纷开始启动相关的工作。FG IPTV在架构研究方面可能面临来自这些组织的竞争,是加快工作速度,还是寻求与其它组织的互补合作,WG1必须做出选择。
3、服务质量
根据第一次会议的结果,WG2服务质量方面的具体工作范围包括:定义最终用户所期望的业务性能及其指标(体验质量,QoE),包括音视频质量指标和操控性能指标等;研究网络传送和QoS保障机制,研究单播和组播性能以及信令性能;研究QoS/QoE监测方法;研究流量管理(接纳控制,优先级策略等)机制;研究降低传输差错(丢包、误码等)对业务影响的方法;研究可靠的业务交付和网络运营机制。
IPTV体验质量需求方面,WG2经过两次会议,最终以SG12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给出了QoE的定义,指出QoE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衡量业务质量的指标,包含了端到端系统各个部分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受用户自身对于业务的主观期望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但目前在输出文档中还没有关于QoE指标、测量方法等方面的详细的内容。IPTV流量管理方面,WG2回顾了IP网络流量管理的各种技术手段,讨论了IPTV中各类业务与Y.1541定义的QoS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但适合IPTV的流量控制机制还有待研究。WG2还讨论了IPTV对于应用层差错控制技术的需求,详细讨论了ARQ和FEC技术,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均可应用于IPTV。WG2将还继续研究其他的应用层差错控制技术。IPTV中的监测指标、监测点以及监测方法受到运营商的关注,WG2讨论了 ITU-T VQEG在视频质量测量方面的一些成果外在IPTV中的应用方法,而其他内容如操控性能(因频,频道切换,字幕等)监测,还有待继续研究。
WG2的工作领域相对比较新,与其他的标准化组织的工作重叠较少,相信随着FG IPTV工作的深入,WG2方面的工作将会受到各方的重视。
4、安全与内容保护
WG3安全与内容保护方面的工作主要涉及内容、业务、网络、终端和用户的安全威胁分析,安全需求定义,IPTV安全体系架构设计,以开发适合IPTV的安全机制和内容保护方法。
WG3从内容安全,业务安全,网络安全和终端安全四个环节分析了IPTV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导出各个角色对应的安全需求。但关于适合各个产业链角色需求的安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针对业务安全的播控机制的研究,针对内容保护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不同DRM系统的互联互通的研究等将是未来讨论的热点。
5、网络控制
IPTV网络控制的相关问题是WG4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IPTV中的命名、编址和标识问题,控制和信令机制,内容分发机制,支持IPTV的家庭网络、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其它相关的问题还有:接入网和核心网支持组播的各种场景、UNI,NNI和SNI的各种信令接口、组播VPN,包括组播组管理、在不同环境下组播互通问题,以及QoS/QoE的控制信令等。
前两次会议WG4的主要讨论话题集中在组播控制,内容分发网络和流媒体播放控制三方面,IPTV标识、重叠网以及互联互通等问题还有待后续研究。对于IPTV业务系统来说,内容分发网络是其区别传统电信业务系统所特有的,也是标准化需求最为迫切的环节之一,因此也将成为FG IPTV研究的一个热点。另外,组播方面的话题也将成为WG4讨论的焦点之一。
6、端系统与互操作
WG5工作组主要研究IPTV用户侧系统,包括终端、家庭网络、终端及家庭网络接口、远程控制和管理、互操作性需求等内容。前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IPTV终端的功能架构、软硬件结构、接口、用户界面、协议栈、编解码器以及管理和安全等问题。后续工作中WG5将进一步研究IPTV终端与家庭网络的关系。因为IPTV终端数量将会十分庞大,供应商众多,因此终端互操作标准备受业界关注,虽然前两次会议较少涉及,但根据WG5的计划,互操作是后续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7、中间件、应用与内容平台
WG6的研究范围涵盖中间件、应用以及内容平台,包括内容的发现、导航、选择、获取、交付和呈现以及相关的交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元数据、内容导航(如EPG)、内容发现、内容呈现、IPTV中间件以及音视频编码等。在电信业界,由于大家对中间件等概念还没有统一,所以前两次会议主要停留在定义以及需求的讨论上。该组工作范围非常的广泛,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将是FG后续工作的重点领域。
音视频编码标准在IPTV标准体系中的应用也是WG的研究课题之一。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音视频编码工作组(AVS)也通过ITU-T A.4/A.5程序成为ITU-T的合作伙伴,这为AVS标准被ITU-T IPTV选用打开了大门。目前在多个工作文档中,AVS与H.264同时作为选项出现。
8、结束语
FG IPTV成立至今,虽然各个WG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正如FG IPTV主席Ghassem Koleyni所说的那样,FG IPTV正在走上正轨。随着工作的深入,很多涉及技术细节的实质性问题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是致力于IPTV的国内单位参与国际制定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国内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从FG IPTV成立开始,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UT斯达康等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就积极的参与了所有的各组的研究活动。
我国代表团在FG IPTV前两次会议上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特别是第二次会议上,输入文稿中来自中国的提案达到58篇,占到总数的40%以上。其中,经过会议讨论,所提交的IPTV定义被接受作为FG IPTV官方定义,在IPTV需求、IPTV体系架构、QoS和性能监测、IPTV安全方面,终端与互操作性方面,中间件、应用和内容平台等方面均有多个提案被采纳。中国代表团已经成为推动FG IPTV工作的一支主流力量。
实际上,早在ITU-T启动IPTV标准化工作之前,国内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就已经组织成员单位成立了IPTV标准工作组,分别在业务需求,体系架构,承载网络,机顶盒,安全等各方面展开研究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有6项标准报批,将以参考性技术文件形式发布,还有近20项行业标准和研究报告正在制定过程中。可以说,CCSA的工作成果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国内单位在FG IPTV的工作中赢得了主动权。
1、引言
为了满足全球ITU-T成员对IPTV国际标准的需求,ITU-T于2006年4月决定成立IPTV焦点组(FG IPTV)。FG IPTV的职责是协调和促进全球各标准化组织、william hill官网
、协会以及ITU-T相关研究组的IPTV标准化活动。FG IPTV将向全球所有的ITU-T成员国、小会员(Sector Member)和协会开放,向任何ITU-T会员国的个人和企业开放,包括各种国际性、地区性和国家组织。FG IPTV首选需要进行的工作包括:
●确定IPTV的定义;明确IPTV的业务场景、驱动力以及与其他业务和网络的关系;确定IPTV的业务需求和体系架构。
●对现有IPTV标准和正在制定的标准进行审阅,分析标准缺失的环节,明确ITU-T在IPTV标准化中的工作方向。
●协调现有的IPTV标准化工作,开发必要的新标准。
●推进现有不同IPTV系统实现互操作。
为了确保工作效率,FG IPTV每3个月举行一次正式会议。第一次会议于2006年7月10-14日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确定了FG IPTV的组织架构,确定了FG IPTV下设的6个工作小组(WG,Working Group)的工作职责,如表1所示。FG IPTV的管理层和6个小组的负责人也在此次会议上正式确定。
表1 各工作小组(WG,Working Group)的工作范围
WG 工作组名称 工作范围
WG1 架构与需求IPTV的业务场景,需求和架构
WG2 QoS与性能 IPTV端到端QoS/QoE保障机制,指标及其评价方法
WG3 业务安全与内容保护 IPTV业务安全和内容保护
WG4 IPTV网络控制 IPTV承载网,内容分发网的网络控制和信令
WG5 端系统与互操作性方面 IPTV用户侧系统及其互操作性
WG6 中间件,应用和内容平台 IPTV中间件,内容导航,媒体编码等
第二次会议于2006年10月16-20日在韩国釜山召开。会议的主要目标是按照第一次会议确定的各个研究组的研究范围,继续分组讨论IPTV 业务需求,IPTV的体系架构,讨论IPTV安全、QoE/QoS、网络控制、终端与互操作以及媒体平台与中间件等课题。此次会议收到157篇提案,在多个问题上取得了进展,形成了40多篇输出文档和联络函。
本文将简要介绍到目前为止FG IPTV所取得的成果。第2-7章详细介绍每个工作小组的工作职责和取得的最新进展,并简述了各组未来的工作方向;第8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介绍了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FG IPTV的情况。
2、需求和体系架构
WG1需求和架构工作具体工作任务是从已有的IPTV业务、所部署的方案以及相关业务的互通需求中提炼用户场景;定义IPTV需求和体系架构;对照用户场景和现有标准,查找标准缺失的环节;开发能够逐步演进的IPTV网络和业务架构。
需求和架构方面的工作成果将作为其他各组(WG)的指引性文件,所以也是各方关注的热点,不仅提案众多,而且讨论热烈。
业务定义和场景描述方面,经过两次会议的讨论,形成了包括IPTV业务描述、IPTV的业务用例和场景等内容的输出文档。该文档的内容为需求的开发和架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在业务需求方面,与各个WG的工作范围对应,分别针对IPTV架构和业务、服务质量与性能等六方面提出具体的需求。这些需求将在后续的工作中根据提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在第二次会议上,除了各个参与单位踊跃提交需求建议外,ATIS还将其正式发布的IPTV需求文档提交给FG IPTV,这份文档对WG1需求制定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许多需求条目参考了ATIS的文档。
IPTV体系架构方面,根据第二次会议的讨论,确定了分别开发基于NGN(ITU-T Rec.Y.2012)和非NGN环境下的IPTV体系架构工作思路。NGN环境下的NGN又存在两种实现方式,即利用IMS(或其扩展)实现IPTV,以及利用其他非IMS的NGN业务组件实现IPTV。为了更为清晰地描述IPTV系统自身特定功能,WG1还给出了与上述3种具体实现方式无关的IPTV 通用功能架构。目前的体系架构工作文档包含了多个插图,但缺少描述的文字,因而也很难保证这些方案的一致性,还需要在后续的会议上补充和修改。
目前,ITU-T NGN GSI和TISPAN也注意到了IPTV业务对于NGN和IMS架构的新要求,纷纷开始启动相关的工作。FG IPTV在架构研究方面可能面临来自这些组织的竞争,是加快工作速度,还是寻求与其它组织的互补合作,WG1必须做出选择。
3、服务质量
根据第一次会议的结果,WG2服务质量方面的具体工作范围包括:定义最终用户所期望的业务性能及其指标(体验质量,QoE),包括音视频质量指标和操控性能指标等;研究网络传送和QoS保障机制,研究单播和组播性能以及信令性能;研究QoS/QoE监测方法;研究流量管理(接纳控制,优先级策略等)机制;研究降低传输差错(丢包、误码等)对业务影响的方法;研究可靠的业务交付和网络运营机制。
IPTV体验质量需求方面,WG2经过两次会议,最终以SG12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给出了QoE的定义,指出QoE是从用户角度出发衡量业务质量的指标,包含了端到端系统各个部分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受用户自身对于业务的主观期望和所处环境的影响。但目前在输出文档中还没有关于QoE指标、测量方法等方面的详细的内容。IPTV流量管理方面,WG2回顾了IP网络流量管理的各种技术手段,讨论了IPTV中各类业务与Y.1541定义的QoS级别之间的对应关系。但适合IPTV的流量控制机制还有待研究。WG2还讨论了IPTV对于应用层差错控制技术的需求,详细讨论了ARQ和FEC技术,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均可应用于IPTV。WG2将还继续研究其他的应用层差错控制技术。IPTV中的监测指标、监测点以及监测方法受到运营商的关注,WG2讨论了 ITU-T VQEG在视频质量测量方面的一些成果外在IPTV中的应用方法,而其他内容如操控性能(因频,频道切换,字幕等)监测,还有待继续研究。
WG2的工作领域相对比较新,与其他的标准化组织的工作重叠较少,相信随着FG IPTV工作的深入,WG2方面的工作将会受到各方的重视。
4、安全与内容保护
WG3安全与内容保护方面的工作主要涉及内容、业务、网络、终端和用户的安全威胁分析,安全需求定义,IPTV安全体系架构设计,以开发适合IPTV的安全机制和内容保护方法。
WG3从内容安全,业务安全,网络安全和终端安全四个环节分析了IPTV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导出各个角色对应的安全需求。但关于适合各个产业链角色需求的安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针对业务安全的播控机制的研究,针对内容保护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不同DRM系统的互联互通的研究等将是未来讨论的热点。
5、网络控制
IPTV网络控制的相关问题是WG4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IPTV中的命名、编址和标识问题,控制和信令机制,内容分发机制,支持IPTV的家庭网络、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其它相关的问题还有:接入网和核心网支持组播的各种场景、UNI,NNI和SNI的各种信令接口、组播VPN,包括组播组管理、在不同环境下组播互通问题,以及QoS/QoE的控制信令等。
前两次会议WG4的主要讨论话题集中在组播控制,内容分发网络和流媒体播放控制三方面,IPTV标识、重叠网以及互联互通等问题还有待后续研究。对于IPTV业务系统来说,内容分发网络是其区别传统电信业务系统所特有的,也是标准化需求最为迫切的环节之一,因此也将成为FG IPTV研究的一个热点。另外,组播方面的话题也将成为WG4讨论的焦点之一。
6、端系统与互操作
WG5工作组主要研究IPTV用户侧系统,包括终端、家庭网络、终端及家庭网络接口、远程控制和管理、互操作性需求等内容。前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IPTV终端的功能架构、软硬件结构、接口、用户界面、协议栈、编解码器以及管理和安全等问题。后续工作中WG5将进一步研究IPTV终端与家庭网络的关系。因为IPTV终端数量将会十分庞大,供应商众多,因此终端互操作标准备受业界关注,虽然前两次会议较少涉及,但根据WG5的计划,互操作是后续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7、中间件、应用与内容平台
WG6的研究范围涵盖中间件、应用以及内容平台,包括内容的发现、导航、选择、获取、交付和呈现以及相关的交互。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元数据、内容导航(如EPG)、内容发现、内容呈现、IPTV中间件以及音视频编码等。在电信业界,由于大家对中间件等概念还没有统一,所以前两次会议主要停留在定义以及需求的讨论上。该组工作范围非常的广泛,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将是FG后续工作的重点领域。
音视频编码标准在IPTV标准体系中的应用也是WG的研究课题之一。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音视频编码工作组(AVS)也通过ITU-T A.4/A.5程序成为ITU-T的合作伙伴,这为AVS标准被ITU-T IPTV选用打开了大门。目前在多个工作文档中,AVS与H.264同时作为选项出现。
8、结束语
FG IPTV成立至今,虽然各个WG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正如FG IPTV主席Ghassem Koleyni所说的那样,FG IPTV正在走上正轨。随着工作的深入,很多涉及技术细节的实质性问题将会提到议事日程上。这是致力于IPTV的国内单位参与国际制定的一个难得的机遇。
国内的主管部门和企业也都认识到了这一点。从FG IPTV成立开始,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华为、中兴、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UT斯达康等单位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就积极的参与了所有的各组的研究活动。
我国代表团在FG IPTV前两次会议上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圆满完成了预定的目标。特别是第二次会议上,输入文稿中来自中国的提案达到58篇,占到总数的40%以上。其中,经过会议讨论,所提交的IPTV定义被接受作为FG IPTV官方定义,在IPTV需求、IPTV体系架构、QoS和性能监测、IPTV安全方面,终端与互操作性方面,中间件、应用和内容平台等方面均有多个提案被采纳。中国代表团已经成为推动FG IPTV工作的一支主流力量。
实际上,早在ITU-T启动IPTV标准化工作之前,国内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就已经组织成员单位成立了IPTV标准工作组,分别在业务需求,体系架构,承载网络,机顶盒,安全等各方面展开研究工作。目前为止已经有6项标准报批,将以参考性技术文件形式发布,还有近20项行业标准和研究报告正在制定过程中。可以说,CCSA的工作成果为国内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帮助国内单位在FG IPTV的工作中赢得了主动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