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会有500亿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将为未来的百亿终端提供AI能力。边缘计算、AI芯片以及5G技术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未来的AI,属于边缘智能。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IDC)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会有500亿感知设备,50%的计算会在边缘设备上进行。
正如IDC的预测,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生成数据,云计算可能无法处理如此庞大的海量数据,尤其是在某些需要以疾速处理数据的场景中。
边缘计算,必将成为云计算的另一种解决方案。
12月13日,由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主办的闭门william hill官网 《边缘智能+AI芯片》在北航致真大厦顺利举行。
与会嘉宾包括: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产业规划发展处处长舒毕磊,北京智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曹岗,新智元创始人兼CEO杨静,智友天使学院、北航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中国信息化百人会执委安筱鹏,华为集团标准与产业部首席产业规划专家史扬,小蚁科技首席战略官、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阿里云IoT高级技术专家龙一民,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讯飞研究院联席院长李世鹏,Autowise创始人兼CEO黄超,云天励飞研发总裁李爱军,的卢深视CEO户磊。
此次闭门william hill官网 聚焦边缘智能与AI芯片,力求从技术、空间、项目落地、资金和产业政策上形成闭环,来共同推动整个边缘智能与AI芯片的发展核项目落地。
中关村海淀园管委会产业规划发展处 舒毕磊处长做开场致辞
舒毕磊表示:“中国的技术这几年在飞速发展,但是能否有自己的话语权还是问号。从2015年开始,在AI领域上便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不管是资本还是政府,都在大规模支撑基础研究,中国跟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边缘计算和AI芯片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包括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原来以中心化云端计算是否还能支撑这些产业的发展?整个下一步的人工智能或者物联网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希望在座的专家、企业家能够为海淀,乃至北京市就有关如何支撑人工智能的发展路线进行研讨。”
边缘计算使能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协同
边缘计算,通过对物理世界的数据感知采集,在数字空间里面构建起数字空间的模型,运用数字世界的算力模型驱动物理世界。
如果在云的世界构建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协同面临很大的挑战,包括带宽成本的挑战,包括时间的问题,包括安全隐私,包括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
华为集团标准与产业部首席产业规划专家 史扬
史扬表示,需要建立一个智能的分布式架构,实现物的自主化和物的协作化。物的协作化包括物与物协作、物与本地协作、物与云协作。智能的分布式架构面临业务实时,成本有效,智能协同等诸多挑战。
工业等行业其实一直执行在边缘计算,例如工业plc,工业网关等,主要问题在于需要提升算力和智能,需要通过开放平台提高互操作,需要边云协同来提升资源有效利用和协作。
边缘计算本质是开放的分布式平台,通过开放的平台使能智能控制,智能计算,智能连接等服务。
史扬表示,边缘计算是云计算的延伸,它与云计算各有所长,云计算擅长全局性、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边缘计算擅长现场级、实时和短周期智能分析等。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需要紧密协同才能使能分布式智能。边云协同包括三个层次协同:云边IaaS协同,云边PaaS协同和云边SaaS协同,从而实现数据协同、网络协同、服务协同等六类协同。
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构建起连续的,无处不在的ICT资源服务,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随时随地计算,随时随地决策。
发展边缘计算,AI芯片是必不可缺的。那么边缘计算需要什么样的芯片呢?
史扬认为,从芯片的角度,要适用于边缘设备在性能、功耗耗与尺寸之间进行平衡;发展趋势角度看,边缘计算专用芯片在架构复杂度,支持AI算法多样化以多场景适应性上不断创新。需要边云协同的AI体系架构来降低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以更有效地利用基础设施的资源。
边缘计算,视觉赋能
边缘计算里面,视频最重要,5G里面最重要的也是视频。
小蚁科技首席战略官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孔华威
孔华威认为,未来的互联网流量也将集中在视频上产生,视频是注意力经济特别强调的地方。2019年投资的方向也是视频。
席间,舒毕磊问及孔华威:“您觉得人的计算方式,比如眼睛看完事物以后,属于边缘计算还是云计算?”
孔华威表示,属于边缘计算。当面对一些照片,自闭症患者算是云计算,因为数据直接传到脑袋里面,中间没有经过边缘计算,他的数据没有整合,生理上证明他所获得的所有数据是直接存进脑中,所以自闭症患者虽然处理单向信息非常厉害,但由于缺乏对综合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无法迅速与外界进行交流与互动——也可以说是,缺乏边缘计算的能力。
小蚁科技是边缘智能的赋能者,在AI芯片领域也早有规划,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其QG8241 AI VPU芯片、QG2101A AI IoT芯片和QG2121A Analog NNU 芯片,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其AI特性包括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物体检测/物体识别、手势识别/姿态识别。
5G铺路,边缘计算助力AI
5G即将到来,届时将会有数万亿的终端和物体位于网络边缘。
那么5G到底能给用户带来什么有点?
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讯飞研究院联席院长李世鹏
李世鹏认为,5G能够带来很多优点。5G延时很小、带宽很宽,容量大了以后可以在5G基础上的通信领域里解决目前遇到的很多问题。
虽然说5G解决了通信方面很多问题,但是水涨船高,数据量、安防网络等也在迅速增长,通信在某种意义上仍然还是一个问题。由于IoT节点比较弱,很多人还是愿意把很多处理放到IoT节点之外去处理,比如云上,但是IoT本身直接加上云有很多问题,需要边缘计算来解决。
这时候要提供可靠有用的可以执行的商业模式。5G的快速处理、低延迟等可以在迅速响应方面提供一个新的途径,对端、边缘、云上进行优化,而且可以联合起来优化。包括用户体验,包括耗能,包括计算的负载,包括性能。
而边缘计算就可以做:
支持尽可能接近源的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
更快的处理,更低的延迟和更好的客户体验;
边缘计算可以在端点设备上进行,即与基站共同定位/共享的计算设备,以及更接近用户设备的微数据中心。
其优势在于:
快速处理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
支持紧急医疗等关键处理;
从用户体验、功耗、计算负载、性能、成本等方面,在物联网设备、边缘设备和云设备之间智能配置资源,为联合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张旭首先对4G与5G的区别做阐述。
4G核心网是集中式的,比如北京市有一个网关或者一个省有一个网关,网关部署非常集中。这样在4G网络中,如果想把设备往边缘部署,可以部署到网关位置,但不能离用户很近,延时不能进一步降低。如果要部署到离用户非常近的位置,就要在接入网和核心网接口处做特殊的本地路由,实现方式复杂,互通困难。
在5G核心网中,通过控制面和数据面分离的设计,数据面可以支持分布式网关,分布式网关可以部署到基站附近,边缘计算业务可以直接部署到分布式网关的位置,这样网络拓扑逻辑功能没有变化,只是把网关的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去,就可以在5G网络中支持边缘计算的业务。和4G相比,这是5G网络非常大的特点和变化。
为了支持边缘计算,5G也在业务质量保障方面有很大的提升。
在4G条件下,如果手机连到数据中心里,在网络中只区分用户,而不区分是什么应用,任何属于一个用户一个手机的应用,服务质量是一样的。
在5G里面通过更细致的QoS分类,定义了更细的业务类别,可以在网关处给 不同QoS类别的应用数据打上标签,这样在核心网和接入网里面就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来控制网络的参数,比如延时,速率等。例如,5G定义了AR应用的指标,包丢失率为10-6,延时10毫秒。这个QoS对网络数据面性能要求很高,也非常挑战。5G的网络架构,定义了对业务数据按需调度和优化的框架。
整个5G框架里面,根据需要对每个业务进行特殊的调度和优化。
在AI 芯片方面,对于一个边缘设备来说功能可能是非常专有的,可以通过定制芯片实现。但在边缘计算数据中心, 要支持多种AI应用,系统设计难度很高。
目前AI的研究方向,发展非常迅速,算法没固定,AI应用集中在理解层面、感知层面,前沿研究变得非常快,如何做到更高智能的层面都是AI研究的新领域,对边缘计算的AI 芯片也提出了更高,更灵活的要求。
所以在边缘数据中心,AI芯片的通用性要求很强,特别是要考虑新的算法,长尾的AI应用等等。
5G是否决定边缘智能?
在主题演讲过后,由新智元创始人、CEO杨静主持,围绕边缘智能和AI芯片展开了自由研讨。
新智元创始人、CEO 杨静
杨静:5G在边缘智能的时代是不是一个定义者?是不是5G会成为边缘智能领域里面决定性的?
史扬:有一点很关键,技术发展的历史时间很长,以工业为例,之前有自动化很多技术,并且存在了很多年。现有的很多行业已经有了技术底座,现在一个新的技术进来不是颠覆过去,而是对原有行业赋能。
第二,在今天的产业深度融合的探索阶段,解决的问题在早期一般是特定场景的特定问题,场景很关键,任何一个技术要能落地必须调整场景。
5G除了解决低时延、高带宽,低功耗的问题,5G必须找准行业。5G定义了网络切片的框架,有这个机制,就意味着它能不断在场景的驱动下去成长、不断成熟。在工业等特定行业场景,5g如果能把技术和经济有效性问题解决好,应该会有很广阔的应用场景。
张旭:对于5G来说,基本上从技术角度对边缘计算做了较好的应对,整个架构、设计、实现方面都考虑得比较周到。
5G非常希望边缘计算成为最主要的应用,但是就像大家都说的,很多无线网络的应用没有办法预估它到底最后哪种应用会脱颖而出。
实际在推动整个产业化的过程还是有挺大的阻力,边缘计算作为5G的网络来说是一笔非常大的投资,边缘计算投下去之后肯定需要能够收回这笔投资。若是不太清楚将来最主要的应用是什么的时候,这笔钱到底投还是不投,对运营商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
很多边缘计算是非常长尾的应用,有时候这个工厂需要,那只是在这一个小范围需要,整个5G网络是全国性的网络,这个投资是非常非常巨大的。谁投下去,到底什么应用能够把这些设备用起来,你投的时候并不知道是什么应用,很有可能你投下去之后应用不见得适合你的硬件,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整个边缘计算如果是长尾的应用,没有最主要的应用的话,那就变成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也有可能投了应用几年之后业务量才上来了,那实际我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收回这笔投资。最后到底运营商是投还是不投,是一个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探索。
杨静:中关村正在着手建设一个自动驾驶的产业园区,关于自动驾驶产业园的规划思路和建设经验,还请黄超做一个分享。
Autowise创始人、CEO 黄超
黄超:自动驾驶一两年确实很火,今年却变了风向。之前大笔融资、秀各种团队,而今年大家纷纷开始走落地的路线,我们也专注在无人驾驶落地到环卫领域。
我们也会去看一些园区到底是如何进行规划的,到底是不是真正能够对公司起到帮助。
产业园对自动驾驶的支持,主要是了解他们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旧的招商模式无非就是给楼、给地、给税收优惠,然而这些“优惠政策”在现在的自动驾驶创投企业是不需要的,因为短期内很难做到盈利,最重要的是给予相应的服务,业务要给予到位。
上海嘉定有无人驾驶测试区,上汽、沃尔沃都在其中,自动驾驶人才比较聚集,也有一两所学校。把自动驾驶很关键的东西跟车相关的改装改造也集成到产业园里,自动驾驶的企业进去之后非常舒服——隔壁就是帮我们改车的。我在这儿研发好之后,隔壁帮我们改装一下,就可以在路上跑,整个就是一条龙服务。
最后是资金的问题。现在确实是寒冬,有的地方可能会提供相关的支持,对于企业来说是有吸引力。
-
5G技术
+关注
关注
8文章
532浏览量
18424 -
AI芯片
+关注
关注
17文章
1887浏览量
35046 -
边缘计算
+关注
关注
22文章
3093浏览量
49006
原文标题:IDC预测:边缘智能将驱动500亿感知设备
文章出处:【微信号:AI_era,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