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PiN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载流子浓度变化
① t0时刻以前,D1处于正向导通状态(续流状态),内部N-基区充满了自由载流子。
② t0时刻开始,电流换向开始,D1正向电流iD1逐渐减小(S2电流iC2开始上升),在t1时刻D1电流减小至0(S2电流上升至负载电流iload)。
③ t1时刻开始,D1出现反向电流,空穴流向阳极,电子流向阴极(与开通时候的方向相反),此时内部N-依然充满了自由载流子,保持电中性,因此二极管并没有承受反向电压。
④ t2时刻,P+N-结处剩余载流子浓度衰减为零,开始形成耗尽层,二极管开始承受反向电压。随着耗尽层的扩展,t3时刻,二极管反向电压达到母线电压Vdc,在t3时刻,di/dt=0,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达到最大值。
⑤ t3时刻开始,反向电流逐渐衰减,此时dir/dt变负,并在回路杂散电感上建立起一个负电压,使二极管的端电压出现超调, t4时刻为反向电压达到峰值。
⑥ 随着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逐渐降为0,反向恢复dir/dt 也减至零,二极管的端电压亦降为Vdc,至t5时刻,二极管的关断过程结束。t5时刻过后,可能还有很小的拖尾电流,类似于IGBT关断拖尾一样,主要取决于内部载流子的寿命。
更为形象的载流子分布如图5所示。
图5.PiN二极管反向恢复过程载流子变化
对二极管的反向机理有了大致了解后,再回到应用,在这里有几个知识点我们需要强调一下:
① t0-t2时刻的换向di/dt,也称为前向di/dt(实际上就是S2的开通di/dt),主要与外威廉希尔官方网站
相关,影响因素有换流回路杂散电感,母线电压,以及IGBT开通特性。
很多书籍上给的公式是:
需要说明的是,该公式成立的前提是把S2当作理想开关来对待的,然而实际上很难成立,大家看看IGBT开通暂态的集电极电压缺口应该就知道了,这个缺口电压正是杂散电感上的电压。如果大家把IGBT开通电阻搞小,回路的杂散电感搞大,这个公式就成立了,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去想想哦
② t3-t5时刻电流反向恢复dir/dt,也可以称为后向di/dt,主要与器件的特性有关,如果衰减的很快,我们称之为Snappy Recovery。中文可以翻译为刚性反向恢复特性或硬反向恢复特性。关断太硬的话,一方面由于杂散电感的作用,会在二极管上叠加一个电压尖峰;另一方面还容易产生电流震荡和电磁干扰(EMI)。图6就是一个典型的snappy recovery波形,可以看到,二极管的反向压降超出母线电压很多,并且伴随着严重的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