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A市的工程师们使用普通RRU在天线塔上作业时,B市的工程师们却正在使用更为先进的一体化RRU,进行快捷、美观的整体布站——这带来的是单站近3000元的成本削减。
在TD-SCDMA(以下简称“TD”)工程建设中,天线与基站射频单元之间要通过多根馈缆连接,带来安装操作繁琐、接受灵敏度降低、维护更换不便等诸多问题。对此,天线与基站射频单元合一的TD一体化天线设计方案备受关注。一体化天线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减小馈缆接头损坏、美化天面外观、安装维护便捷性等方面相比普通天线具有一定优势。
2 传统建站方式急需变革
目前的天线面积建设方式决定了很多工作都要在塔上现场进行,工程师们必须特别注意工程细节,如馈线防水、弯曲度等。现场工程师的安装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实际的安装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不同站点的安装工艺、质量更是很难达到统一的规范要求,这就给运营商日后的网络维护埋下了隐患。
运营商在建设一个全新的站点时,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单是馈线连接、防水处理就需要2h左右,而网络后期更换维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虽然将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放大器)和射频分离的塔放下移方案将天馈规模减小了很多,但运营商在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并未减少,在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面前,传统建站方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急需变革。
传统RRU(射频拉远)和天线的安装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问题。每安装一个基站,工程人员需要在现场制作54个1/2馈线接头的防水,用于天线及RRU的连接,安装质量隐患较大;更换一个RRU,耗时至少4~5h,网络可靠性下降。
(2)功率浪费、灵敏度降低。由于RRU与天线间的连接跳线、天线内部的跳线额外增加了1.2dB的射频功率损耗,降低1.2dB的接收灵敏度。
(3)成本问题。传统方式的跳线、防水胶带/胶泥/冷缩管成本、安装/维护工时成本和网络故障成本较高。
(4)安装环境受限。馈线多,弯曲度等要求对安装环境要求高。
(5)外观问题。“胡子”(每站27根RRU到天线的馈线)和“瘤子”(RRU外形突出)。
面对如此诸多问题,鼎桥应用一体化RRU将基站建设化繁为简。
1 引言
当A市的工程师们使用普通RRU在天线塔上作业时,B市的工程师们却正在使用更为先进的一体化RRU,进行快捷、美观的整体布站——这带来的是单站近3000元的成本削减。
在TD-SCDMA(以下简称“TD”)工程建设中,天线与基站射频单元之间要通过多根馈缆连接,带来安装操作繁琐、接受灵敏度降低、维护更换不便等诸多问题。对此,天线与基站射频单元合一的TD一体化天线设计方案备受关注。一体化天线具备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在减小馈缆接头损坏、美化天面外观、安装维护便捷性等方面相比普通天线具有一定优势。
2 传统建站方式急需变革
目前的天线面积建设方式决定了很多工作都要在塔上现场进行,工程师们必须特别注意工程细节,如馈线防水、弯曲度等。现场工程师的安装水平参差不齐使得实际的安装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不同站点的安装工艺、质量更是很难达到统一的规范要求,这就给运营商日后的网络维护埋下了隐患。
运营商在建设一个全新的站点时,建设过程比较复杂,单是馈线连接、防水处理就需要2h左右,而网络后期更换维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虽然将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放大器)和射频分离的塔放下移方案将天馈规模减小了很多,但运营商在建设中要考虑的问题并未减少,在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面前,传统建站方式的弊端暴露无遗,急需变革。
传统RRU(射频拉远)和天线的安装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问题。每安装一个基站,工程人员需要在现场制作54个1/2馈线接头的防水,用于天线及RRU的连接,安装质量隐患较大;更换一个RRU,耗时至少4~5h,网络可靠性下降。
(2)功率浪费、灵敏度降低。由于RRU与天线间的连接跳线、天线内部的跳线额外增加了1.2dB的射频功率损耗,降低1.2dB的接收灵敏度。
(3)成本问题。传统方式的跳线、防水胶带/胶泥/冷缩管成本、安装/维护工时成本和网络故障成本较高。
(4)安装环境受限。馈线多,弯曲度等要求对安装环境要求高。
(5)外观问题。“胡子”(每站27根RRU到天线的馈线)和“瘤子”(RRU外形突出)。
面对如此诸多问题,鼎桥应用一体化RRU将基站建设化繁为简。
举报